慧門法師人物特寫

 

作者   石中天 88451018                     

 炊煙縷縷鷺鷺棲,藕葉 枯香插野泥。 有個高僧入圖畫,把經吟立水塘西。                                  --韓偓

 

阿里山的林道中,慧門法師帶著數十名信眾,一言不發的專注地行 禪,他們在進行所謂的「修止」,感受天地與自我間的動與不動。過去的十年中,慧門法師以不同於傳統學校的教育方式,教導學生身體力行及認識自己的學習方 法,幫助許多迷失方向的學生回歸正途。現在慧門法師在花蓮慈蓮寺主持佛教力行學院及佛教解脫道研修所,以入世的態度從事教育的工作,不僅為一般學生,也為 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當慧門法師還不是 慧門法師

六十一歲的慧門法師,大半生的時間都在作教育的工作,出家之前在 我們所熟悉的一般大學任教,出家後選擇以宗教作為教育的工具。慧門法師的俗家名是江永欣,民國三十一年出生於嘉義縣大林鎮。由於家中有著大筆的田地(嘉南 平原有兩三成是江家的),長男江永欣,自小就過著優渥的生活。從中興大學糧食作物研究所(今農藝研究所)畢業後,曾留在中興大學任教,教授統計,並在東海 大學、屏東農專(今屏東科技大學)、淡水商專(今真理大學)教授生物統計、實驗設計等課程。

除 了從學校的工作,江永欣還是個成功的企業家,經營空運、貿易、建築、旅行社等不同的業務。除了商場得意,江永欣也花了許多時間在社團活動的推廣上,在救國 團體系擔任次於團長的十位指導委員之一,協助救國團規劃各項寓教於樂的青少年活動,讓青少年朋友除了學校的教育外,還有機會藉由各項戶外團體活動,學習其 他生活中的知識。另外江永欣也擔任獅子會的幹部,在獅子會中推廣社會參與的工作。早在三十八歲的那年,江永欣就已接觸了佛法,但當時學佛只是興趣,並沒有 出家的打算。

民國七十年代,外資湧進台灣,台幣開始升值,從一美元兌換四十元 新台幣,漲到一美元兌換廿六元新台幣,股市交易空前熱絡,連高中生在上課時,都在聽收音機關心股市,台北東區的房價也跟著連翻了幾翻,台灣錢不僅淹腳目, 甚至淹肚臍。江永欣與家人在這段時期,每個月在股票市場總有數億元的進出,「錢」對江永欣來說,不是值得他花時間去擔心的。住在台北縣萬里翡翠灣山上的百 坪別墅「夏綠蒂」,家中的大廚是從知名餐廳請來的,每個週末總有數十位家人或朋友,在江家的餐廳吃著剛從野柳海中撈起的龍蝦與石斑,好客的江永欣,永遠不 嫌朋友多。

 捨小我得大我

過 著不羨仙的生活,江永欣卻在五十歲的那年出家了。民國七十九年,股市重挫,許多做丙種股票的投資人著實栽了大跟斗,江永欣也不例外,雖然生活受到的影響不 大,但這卻讓江永欣看破了生命的無常。「那真是個特別的生日禮物啊!」江永欣的小兒子江介廷緩緩的說著,「民過八十年的四月十五日,我爸生日的那天,我也 剛滿廿歲沒幾天,我爸決定出家。」面對整個翡翠灣,位在近山頂上的「夏綠蒂」每天的早上總有整片金色的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屋內。江永欣在出家前的那段日 子,不在辦公桌前面看著電腦銀幕上的股票行情,而是在太陽還沒從海上升起前,就已經坐在落地窗前打禪、閱讀各類的佛教書籍。對於家人來說,江永欣出家可能 是遲早的事,因為光是在出家前花在購買佛經的投資,已經超過了百萬。只是當出家的日子訂了,雖知道大家長是捨棄小我完成大我,家人多少仍有些感傷。

江 介廷說:「其實之前他曾告訴我們他要出家,當時我也沒有特別的感覺,但當我看到我爸跟我媽為了出家的事,在餐桌上簽了離婚證書,我才忽然感覺到他真的要離 開我們了。」江永欣在將家中事項交代後,對江介廷說「以後家裡的事就靠你了。」對剛退伍準備出國攻讀藝術的江介廷來說,父親出家讓他最放心不下的,是一個 人在家的母親。回憶當時哥哥還在軍中,父親出家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人,江介廷表情沉重。

不 過由於江介廷知道父親出家的目的,是因為感到小孩已經長大成人,而一向固執的父親,認為仍有力量去協助更多更需要幫助的人,雖然不願意父親出家,但知道一 但父親下了決定,誰也勸不動,江介廷對父親出家只好給予祝福。

「要作就做個開賓士的出家人!」江介廷開玩笑的說著,因為當時 許多出家人似乎生活都還過的挺富裕的,江介廷也擔心過貫好日子的父親不適應出家清苦的生活。不過江永欣並沒有聽進去,民國八十年的四月十五日,江永欣脫下 了訂作的毛料西裝,換上了灰色的布料僧袍,在佛光山剃度出家,告別塵世奢華,成為星雲法師的關門弟子,法號慧門。

 另類的教育家

修 業一年半後,慧門法師回到了台北,並在次年初於外雙溪的半山腰租屋設立了「如來禪篷」,開始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從事教育工作,也由於之前有著救國團活動的 經驗,在寒暑假與救國團配合,辦理各級學校學生禪休營,包括國小、國中、高中職、大專、社會青年、教師等。另外如來禪篷尚間或舉辦僧青年、企業界人士禪 七、假日青子禪修營等。由於禪修的方式活潑,不像一般印象中,參加禪七只是打坐念經,如來禪篷的禪七是需要勞動的,所以每次禪修活動均吸引許多參與者,歷 年來參與過的慧門法師禪修活動的人次約有五、六萬人。

部分來到如來禪篷的學生,是正式教育體制下適應不良的青少年。他 們部分是幫派分子,精力過人但不愛唸書,有著染的五顏六色的頭髮,身上也有未完成的刺青,學校不歡迎他們,他們的家人不知如何處理這些青少年,如來禪篷成 為了他們的答案。由於是與救國團合作,參加活動所需要繳的費用也是依照救國團的標準,對許多家庭來說,讓孩子住在家裡還不如住在如來禪蓬萊的划算。

慧 門法師每天清晨帶著這些學生爬山打禪,從外雙溪一路到萬里徒步健行來回,總是到太陽要下山才回到禪篷,中間休息就在山中小溪中坐禪,讓這些年輕朋友對自己 更加認識。藉由團體的生活與體力的消耗,加上慧門法師的開導,告訴他們佛教中的一些故事,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經歷,這些學生漸漸地從無法管教的不良少年,變 成一個個肯排排坐、守秩序的年輕人。

除了輔導青少年朋友,慧門法師也服務其他需要幫助的人。由於出家 前服務於商界,慧門法師有著許多企業界的朋友,而許多這些原本競爭的朋友,現在反而成為慧門法師幫助更加了解生命的對象。住在台北光復南路上的一對陳姓夫 婦,原本擁有一切,但他們的獨子在一場意外中喪生,原本要送給兒子當結婚禮物的一百五十坪華廈頂樓,現在變成夫婦最傷心的回憶。陳先生表示「當兒子走的時 候,我們夫妻的一切好像也都跟著走了。」

慧門法師以大愛為出發點,幫助陳姓夫婦了解人生的無常,將他們從 喪子之痛中解脫,國父紀念館旁一百五十坪的頂樓華廈,也成為其他信徒共同聚會交誼的場所,陳姓夫婦也會在這裡協助其他需要幫助的朋友。

 從外雙溪到花蓮

民 國八十五年十月,花蓮慈蓮寺的聖法老和尚邀請慧門法師東遷,位於花蓮的佛教力行學院與佛教解脫道研修所,因此於慧門法師手中誕生。除學院學期中課程外,寒 暑假還接受委託舉辦台北市高中職學生生涯規劃禪修營。由於教育不光是學生的權利,為了使教育的工作能夠幫助校門外更多人,慧門法師除了救國團,尚與台北縣 市、基隆等教育局、國高中職、台灣省中等教師研習會、花蓮教師會、花蓮地檢署等單位合作,除了幫助一般學生與社會人士,也對受刑人、假釋犯、戒毒者進行輔 導,幫助他們了解正道,希望能協助他們回歸正途。

慧門法師是用何種方法讓那些傳統教育體制無法管教的人受他的約 束?一起與慧門法師工作的明慧師父輕聲的說「慧門法師要求學生作什麼事,他不但親自參予,做的比學生還多。」有時明慧師父會擔心慧門法師會不會過於勞累, 但不管其他師父怎樣說,慧門還是堅持他該做的事。

慧門法師對於南、北、藏傳佛法均有精湛研究,不但如此,慧門還將 艱澀的佛法,用行動或是一些故事,讓信徒能夠容易瞭解,而他在花蓮所教導的課程包括佛教禪定學、參禪法門、觀心法門(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為依據)、大圓滿 禪定法(以空樂、空明、無念法為主)等,並在禪七中專修五停心觀及空樂空明法等。慧門法師的著作則有「禪觀有情世界」及「大圓滿禪定休息法」。

 身心合一的教育修行

與 我們一般都在教室內上課不同的,慧門法師常常作所謂的「山水行禪」,也就是在適合修止修觀的地方,如阿里山、玉山、太魯閣國家公園進行。「山水行禪」的方 法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除障法」,包括跑香、拋念頭等,利用行動將心中的一些障礙去除,使得心靈得以澄淨;第二種是「修止」,主要是體驗自然中的動靜 關係,於林下水邊,或靜坐沙灘,或修耳跟圓通法門,反映到身心與自然水流的動與不動,了解自身與外界的關係;第三種是「修觀」,在自然的環境中,借助樹叢 竹林,在動與不動中進入虛空之境,超脫我們對自我的限制。

宗教有著排它性,當宗教與教育結合,會不會使得學生在受教育時 不能獲得完整的知識?佛教修行的方法,不同宗派各有其專精,有些注重佛教的儀式,有些注重經文的探討,也有苦行僧扥缽度日,更有注重「一日不作、一日不 食」的修行方式,這些方式是否真能提供正確的學習態度?

會用山水行禪作為修行的方法,慧門法師認為這只是純粹因為他覺 得自己適合。「很多人修行,修到後來認為自己才是對的,甚至謗他,認為別人都錯,這樣不是那麼好。」慧門法師並不會排斥其他的宗教或修行方式,他認為修行 其實只是教育的一種。「修行的方式很多,其實使用何種方法修行並不是那樣重要,每種方法都有他的長處,重要的是選擇真正對自己有效的,能讓自己有感受的方 法,畢竟學佛是修善念,要自己去感受。」教育的方式很多,但只要是用心做教育,方式是次要。就像人本教育基金會的史英所說「在愛與尊重的教育環境下,人, 即是目的!」

 一花一葉,孤芳致 潔。昏波不染,成就慧業。--弘一大師

慧 門法師現在固定在法界衛星的空中佛學院授課佛法,電視中的他看來十分的嚴肅,讓人感到不容易接近,但如果有機會到花蓮的慈蓮寺,親自與慧門法師接觸,你會 發現其實他是一位十分願意與人溝通的長者,聊到開心處甚至還會聽到他如童稚般的笑聲。慈蓮寺旁的空地正在大興土木,那是慧門法師正在為佛教力行學院擴充校 址,不時他會親自參與建設的工程,為每一個磚塊敷上水泥,希望一磚一瓦都札實。

有捨才有得, 五十歲以前的江永欣擁有一切俗世凡人希望得到的物質生活,五十歲以後的慧門法師追求他所需要的心靈滿足,藉由幫助更多人而獲得分享的喜悅。一切回歸到真誠 的面對自己,以身體力行與不求回報的付出作教育,不論成功與否,可以確定的慧門法師得到的,遠大於他的放下與捨得。

 

(補充)     本篇文章摘自數年前,慧門法 師今已遷居至 花蓮 力行禪寺        
                        影音演講  以及  行事曆    請參酌  http://www.viriya.info/

 

http://blog.youthwant.com.tw/b.php?do=A&bid=3763&aid=11479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200811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