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Dosa於2010年2月出版問世的暢銷書「醫生和貓一起巡視病房」的封面。
slideshow 《十方沙龍》神貓對人的啟發 (3/ 14, 2010)世界新聞網
2006年夏天,「醫生和貓一起巡視病房」一書的作者杜醫生(David Dosa)在羅得島州一家安老院工作了幾個月後的一個早晨,來到三樓上班,巡視病人。那一層樓,有十來個病室,多數病室有兩張床,也有一些只有一張。這裡的病人多數是中、晚期老年性痴呆(簡稱AD,下同。台灣已改稱痴呆為失智或失智症,以避免對長者的不敬。筆者認為這一改動體現了人本主義的醫療思想,因此本文以下將以失智代替痴呆。)他們生活不能自理,有些還加上其他已放棄治療的軀體病,例如癌症晚期或中風失語之類。杜醫生同時也是該地布朗大學老年醫學的助理教授。
▋預報死亡 醫生震撼
這時,病室顯得很安靜,護理辦公室沒有一個人。工作多年的護士長,正在替病人作晨間護理。杜醫生在322室找到了她。她對他說,稍待一會兒,要帶他去看一個病人。杜醫生回到辦公室,邊寫紀錄邊等待。不久,護士長來到對他說:「我帶你到310室去吧。」
那個病人是一個年過八旬的老太婆,住院一年半,原先的診斷為AD。三個月前,體重開始下降。一天,突然出現大量腸道便血,經診斷為直腸癌晚期,且全身轉移。醫生和家屬決定,對這種情況放棄治療。目前正在作嗎啡靜脈滴注,使病人保持寧靜無痛。杜醫生對病人端視了一會,發現病人安詳地睡著。
他問道:「你要我作甚麼呢?」護士長答道:「我帶你來,不是要你看病人,而是看…那隻貓。」說時指著安詳地臥於病人身旁的貓。杜醫生大感意外,「看貓?」「是的,牠就是奧斯卡。」她好像是在向杜醫生介紹一位貴賓。
杜醫生心中甚為納悶,為甚麼給他介紹一隻貓呢?護士長慢慢說道:「奧斯卡與別的貓不一樣,平常不大看到牠。只有在我們的病人快死的時候,牠就來到病房中,陪著病人,直到病人呼出最後一口氣。」
「你的意思是說,這個病人快死了。」杜醫生說這話時,對病人望了一眼,看到她的呼吸的確短促費力。
護士長指出:「根據我在這裡工作多年的經驗,尤其近來對奧斯卡的觀察,我相信,這個病人恐怕是不行了。」
杜醫生半信半疑地走開了。病房的事做完後,在開車前往門診部的路上,他聽到護士長打來的電話說,他們剛才一起看的病人果真停止了呼吸。他看手表,時間相距約一個小時。
▋死亡氣味 神奇誘貓
從那以後,杜醫生開始有意識地觀察奧斯卡的行為,發現牠的確總是在病人快要死亡的大約兩個來小時前,來到病人的房間,跳到床上,陪著病人,直到呼吸停止。醫院的工作人員看到奧斯卡這種神奇而可靠的預測,就據以通知家屬,趕到醫院來見最後一面,甚至請牧師,為患者作最後的祈福。有時,家屬來不及親自趕到,但是在得悉親人在最後的時刻,有奧斯卡作伴,也感到極大的安慰,對牠充滿感激之心。
一年以後,杜醫生把他所觀察到的奧斯卡對安老院三樓25個病人所作的準確死亡預測,寫成一篇文章,投給美國歷史最久、全世界也最負盛名之一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他只是寫出了簡單的事實,並沒有作冗長的學術討論。他原先擔心這個學術雜誌不會刊登。不料,投去不久,在2007年7月26日就用一頁半的篇幅全文發表。文題是:貓奧斯卡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 of Oscar the Cat)。
第二天,美國各大通訊社和報紙,紛紛發出專電,對奧斯卡能預知臨終患者死亡的奇蹟作了報導,立即在全國甚至全世界引來一陣強烈的回響。僅杜醫生本人就收到了數以十計的電郵,對奧斯卡的神技表示各種各樣的看法。華盛頓郵報除刊登杜醫生的文章外,還發表了他即席回答各地讀者電話提問的紀錄。CBS在次日開闢了一個對全國有關貓和動物行為研究的專家關於這個問題的訪問專欄。
人們主要的興趣是,奧斯卡何以能表現出這種神奇的能力。該院一共養了六隻貓,只有奧斯卡有此能力。顯然,只有牠的嗅覺超高,能嗅到臨終患者所呼出的特殊氣味的解釋最具說服力。這是個體之間的差異造成,並不奇怪。
安老院的醫護職工都注意到,即使被攔在垂死患者的病室之外,牠也會在門外徘徊,伺機進入,有時甚至以爪抓門,弄出響聲,使室內工作的職工開門讓牠進去。進去以後,跳到病人的床上,聳動鼻翼,在病人四周加強嗅聞的動作。最後常集中地對病人的面部,尤其是口鼻和眼睛。如果牠不是主動要求而只是隨醫護職工進到病室,而病人的大限未到,牠在室內環顧嗅察一番,就低頭離去。
▋醫學鼻祖 早有預見
西方的醫學鼻祖希波克拉底(460-370 BC)早在2500年前就有明確的指示,醫生應該用鼻子協助對病情的診斷。中醫對疾病的診斷一直也有「望聞問切」的提法。近代有人對狗加以特殊的訓練,讓牠嗅出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惡變、膀胱癌,甚至嗅出(或看出?)癲癇患者發作前的徵兆。有些有經驗的醫生,可以僅僅用嗅覺對患者作出相當準確的診斷。這都說明,用嗅覺來解釋奧斯卡的奇異能力,是有旁證的。
有人提出,人在死亡來到時,從體內先行死亡的細胞中,收集到釋出的微量酮體(Ketones),從呼出的氣體中排出。由於數量極微,人無法嗅到,嗅覺靈敏的貓卻可以。這種氣味很香,有如熟透的水果,醫生從嚴重的糖尿病患者身上嗅到的那種特別的香氣,正是體內因缺乏胰島素使糖無法徹底代謝而產生的酮體,杜醫生本人即相信這個理論。
筆者猜想,奧斯卡不僅能從即將死亡的病人呼出的氣味中嗅到它,而且很可能醉心於那種特殊的氣味。因此,喜歡守著患者嗅它,直到病人吐出最後一口氣,誘惑的因素不再存在而離去。
至於貓從醫護人員對待死者的模式中認識了患者即將死亡,或發現病人臨死前軀體毫無移動而看出死亡徵兆的解釋,筆者認為說服力很弱。還有其他各種古怪的說法,例如貓企圖盜取臨終病人逸出的靈魂,或對臨終的病人落井下石,以其過敏原讓病人死得更快,都不值一駁。
▋為貓樹碑 寓意深刻
杜醫生在其文章發表後,在病室繼續看到了更多的類似案例,多達50個,他決定把他的經驗寫成書,於2010年2月出版問世。從書的題目來看,好像是給奧斯卡樹碑立傳。其實,他的用意並非如此。早在2007年7月27日應華盛頓郵報之請,回答讀者的問題時,他就表達了寫出這個故事的真意。他說﹕「我寫此文的目的之一是,企圖讓人們了解奧斯卡所處的特殊環境。」
甚麼環境呢?在這本長達224頁的書中,絕大部分的筆墨是用於寫與奧斯卡打交道的那個安老院的40來個病人的生活、治療、死亡前後和及其家屬的思想和情緒,包括杜醫生本人和他們的交往和感受。大多數病人因失智而失去感受和表達的能力,因此,全書的重點是從家屬的角度來敘述的。除高度的敬業精神外,也因為他本人的岳母患上了AD,在家接受照顧,再加上杜醫生自己的手指由於自我免疫功能的原因,面臨老年可能失去其功能的顧慮,所以對病人家屬的感受特別敏銳和同情。因此,這本書使讀者對病人家屬的感受零距離而感動。
幾乎每個AD患者的房間,都掛著其本人從小長大,進入青春期後,求學、交友、成家立業的照片,後來由子女和孫輩慶祝60、70歲生日、銀婚、金婚等等里程碑的照片。以這些相片所反映的美麗人生為背景,來看當前患者奄奄一息的垂死之態,不僅令人鼻酸,也像是在看一部倒轉的人生錄影帶。家屬常常在百忙中抽時間來探視患者,既充滿眷顧親情,又自責照顧不力,有時連續陪著患者夜以繼日,而對方卻常無動於衷、視若陌路,真讓人無限傷感。這樣的故事,天天上演。下面所引述的正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誤摑至愛 鴛鴦心碎
一對同甘共苦63年的恩愛夫妻,年過八旬,來自東歐。1943年10月,男方被關在德國納粹的一個集中營。一天,突然看到一隊新來的囚犯中,有一個年輕的女人,吃力地提著一個大旅行袋,顯示出疲態。他忽然受到特別的感動,主動上前幫助她,接過旅行袋。兩人從此相識而陷入熱戀。幾個月後,集中營當局對囚犯重新分配到不同的地方。兩人被迫分手,在難捨難分之際,相互約定,如果他們有幸度過戰爭的折磨而大難不死,就都到男方家鄉小鎮的教堂,尋求團聚。
1945年大戰結束,兩人果然如願團聚結婚,婚後輾轉來到紐約。由於沒有語言和一技之長,兩人從體力勞動開始,邊工作、邊學習。後來太太在富人家中獲任管家,帶孩子,支持先生進英語夜校,最後上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生活漸行改善。這個過程中,兩人相濡以沫,極為恩愛,63年如一日。
不幸,進入80歲後,太太患上了AD,先生全心全意在家中給予照顧。後來,由於病情加重,不得不雇請幫傭來家中分擔工作,絕不接受送太太進入老人院的建議。兩年後,在家中實在已無法照顧下去,才不得不進入杜醫生的安老院。他們沒有子女,先生可以說是日夜陪伴病人,關懷備至,累了的時候,只在床旁的沙發上小盹片刻。入院初期,全院的職工和其他病人,總是看到這一對白頭鴛鴦在院內病人的活動場所,手牽手地形影不離。每當病人稍有不適,先生就立即敦請醫護前來處理。後來病情發展到病人已不能下床,難以說話,先生仍然不離不棄地陪伴著。
有時,太太軀體不適的訴述甚多,醫生發現失智已至晚期,只留在安老院盡可能作一些保守治療,甚至考慮放棄治療。先生在聽取醫生所提各種治療選項時,總是表示一定要千方百計搶救,那怕只能延長一小時的壽命,也要全力以赴。在先生的這種堅持下,每當病人略現好轉時,他的那種由擔憂而轉為歡欣的心情,總是讓醫護職工深為感動。
最後,在他們相見63周年的紀念日,先生買了一大束鮮艷的玫瑰花和一盒太太最喜歡吃的點心,滿臉喜氣來到病室,打算好好慶賀一番。沿途受到偶然遇到的醫護人員衷心的祝賀。
進入病室不久,值班護士們聽到太太一聲尖叫,滿臉恐怖地從病室衝出,向走廊盡頭狂奔。她們趕到病室,只見先生左臉一塊被狠狠掌摑的印記,老淚縱橫,對護士嗚嗚咽咽,泣不成聲。最後斷斷續續說出:「我的太太今天死了。63年來,今天是她第一次不認識我…我…最愛她的丈夫。…我俯身正要親吻她,她以為我是暴徒…」
從此,他再也沒有來過安老院看望她,但是仍然每天打電話問情況。幾個月後,電話不再來。據朋友轉告,他因心臟病而猝死。再過了兩個月,太太由奧斯卡陪伴離開了人間。醫護職工都祝願她,和深愛她的丈夫在某一個地方永遠團聚在一起。
▋AD患者 與日俱增
據美國2000年的統計,年齡在65到74歲之間的人和65歲以下並無不同,AD患者數為每百人有1.6人,75到84歲之間激增為19人,85歲以上為42人。目前全世界的AD患者大約2700萬。預計今後還會大為增加,因為人的壽命因醫學的進步而快速延長。估計上了90歲的老人約有一半會成為失智症患者。這個龐大的數字會給社會和家人帶來不堪負荷的壓力。截止目前為止,對AD的治療和預防一直沒有實質性的成效。AD給家人的負荷,尤其精神上的傷痛,從杜醫生的專著中,已經有十分感性的介紹。對這種前景,我們個人和社會或政府準備好了嗎?多數專家說,沒有。
死於AD的人數隨著人的年齡增長,也愈來愈多。美國人的死亡原因中,在2002年,AD占第八位,而2006年升為第六位。中國目前AD在死亡原因中占第四位,僅次於心臟病、癌症和中風。這和美國的前三名死因相同,而美國的第四位為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第五位為意外死亡,包括民間的槍傷。
現在我們能做的,僅止於對AD的宣傳和教育。預防之道不外乎多作體力活動,對腦力活動提供新的刺激及平衡的飲食。治療新藥的開發,正在加緊,但是目前還沒有看到實質性的改善前景。
為了幫助民眾,各地設有網頁和公共電話,提供諮詢,使患者家屬得到幫助。美國的公眾只要在谷歌(www.Google.com) 鍵入Alzheimer's Disease兩個字,就能得到本地區有關部門的資訊,從中獲得指導。
就筆者有限的接觸,中文世界中,台灣在這方面有突出的表現。他們有一個網站,經常針對AD有十分實用的資訊發布,供公眾參考。網頁為www.TADA2002.org.tw。名稱來自Taiwan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失智症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榮基教授個人的部落格,歷年以來發表了很多質量極高的資訊,而且更新快,幾乎一兩天就有新的內容。文圖並茂,十分吸睛。筆者在其他華文和英文的網上瀏覽時,似乎還沒有看到比它更精采的網頁。網頁名http://profrcchenmd.blogspot.com。
難得的是,陳教授同時是台大神經科教授和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及推動臨終關懷的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歷來對老人往生前的福利和對家屬的支持,發揮過很大的作用。能上網的華文讀者不妨多加利用。
▋面臨挑戰 專家建言
在本書的最後幾頁,杜醫生對AD患者的家屬提出了五條建議。正可以作為本文的總結,值得參考:
一、在照顧患者的同時,要注意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做到勞逸結合,作好長期作戰的準備。對患者的照顧,夜以繼日,無休無止,是病人的客觀需要,沒有任何個人可以擔當得起這種常常數以年計的繁重任務。杜醫生提出,照顧AD病患的老伴,比患者先行離世的情況,時有所聞。筆者作為醫生,對此也見過不少。以上所提到的那一對「白頭鴛鴦」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因此,對病人的照顧要主動爭取有關機構和人員的指導,支持和分擔。這在各地都能在黃頁和網頁上找到。
二、在患者臨終的時候,千方百計爭取在場,盡管患者這時已不一定能夠完整地認識親人,但是,這時所顯示的愛和關懷,對患者和自己的感情都是重要的。杜醫生認為這是奧斯卡對他的啟示。筆者願意相信,他對奧斯卡這一難得的貓給予擬人化的崇高思想,是真誠而令人景仰的。
三、在照顧患者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記住患者總的前景難以改變,但對於走向日落時那怕是短暫的好轉或某一併發症的治癒,也應當表示高興、欣賞和歡迎。
四、積極支持和鼓勵對AD防治事業的開展和改進。我們目前在這方面的工作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這需要公眾的支持和投入。目前美國的AD患者已超過500萬。一個家庭中有了一個這樣的病人,家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受到影響。今後患者的數字會越來越大,而對這些患者的照顧機構和專業人員,卻遠不敷需求,成為對整個社會的一個巨大的挑戰。只有每個人都大力投入,才能戰勝它。
五、對患者要「放得開,想得通」(Let Go)。當病情發展到應該進安老院的時候,當病人的生命已經來到終點的時刻,就要讓他/她走。它不表示失敗和罪過,而是愛的表現,因為死是生的一部分。讓親人走得好和活得好,同樣都是愛。
/劉鍾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