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心得】生死場中的磨練—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感言   作者:衣息喇嘛(臨床佛教宗教師)
 出處:安寧照顧會訊

         病人的反應可以研判他目前正處於哪一個階段的困頓中,
         對法師來說,找出問題後要如何對症下 藥、
         藥量的多寡、用藥的時間及藥效的強弱等等細節,
         都是必須仔細用心的關鍵所在。

     做為一位佛教的出家法師,學習如何面對生死,無論是自己或幫助別人,永遠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記得過去 家師圓寂前一年曾清楚地對我-他唯一的出家弟子-交代後事,並囑我錄音存檔。當時由於 師父尚年輕、健朗,我只把它當成是對我教誨。週年之後,師父果真在他所預言的情境下往生。在長年的修行中,我知道 師父對自己的未來清清楚楚、無憂無懼,對生死很有把握。這件事情對我最重要的影響,是 師父留給我的典範,是在未來長遠的歲月中,如何學習 師父那一份對生死的自在,繼續修學生命這門深奧的功課,並且幫助有緣的眾生。

■結合佛學與醫學的臨床訓練
         除了理論的學習,能夠在生死之間的生命現場歷練,陪伴、幫助迫切需要指引的臨終者,是一種更直接、深刻的修行。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教導了很多超越生 死的智慧與方法,如何恰當地把這些方法用出來,讓即使過去沒有基礎的臨終病人也容易瞭解,能夠更沒有恐懼地面對未來,考驗著我們的智慧,也讓我覺得,這是 必須要經過專人指導、磨練的功課。
         幸運地,當我有心做這樣的投入與學習時,得知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培訓臨床佛教宗教師的訊息,在師長的鼓勵下報名參加,順利接受連續3個月,每週超過45 小時的臨床訓練。每天看病人、觀察病人的身心症狀、參與團隊會議、在教授、帶領法師的指導下完成個案報告、臨床法師核心知識的研讀等等,紮紮實實的課程, 讓3個月晃眼即過。回首學習的過程,除了感恩,還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程。結合佛學與醫學的訓練,讓即使過去有深厚佛學素養的法師,更能發揮所長,在 臨床的臨終現場,幫助臨終者超越身心的痛苦。以下分別敘述我在受訓期間種種臨床所見所思:

一、在院學習情況:
  
 3個月期間,在6A病房學習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性化(全人)、家庭化(全家)、 持續性(全程)、團隊性(全隊)等整體性的四全照顧模式。在臨床工作上看到團隊中各個照顧的成員,如: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美療師、志工等各專 業人員的特長及其不可缺乏性,從而了解宗教師的功能除了善盡照顧病人的本職之外,更應扮演團隊的支持者、連繫者、心靈提升者的角色。
     在本次的學習當中感覺與各個照顧成員都有良好的互動關係,對於病人的問題也都能透過彼此傳遞與轉介,在團隊中做適當處理,使病人的生活品質更為完善。3個 月的培訓,面對與病人的交談,對病人問題的掌握、評估,照顧計劃的擬定等等,從初始的生澀,無從下手,到漸漸有所改善,從中看到自己的學習與進步,期許將 來也能妥善扮演團隊支持者的角色。

二、宗教師角色的學習:
   
 臨床宗教師本身應為佛法的實踐者、傳遞者,在習法傳法中自度度他,從主 觀、客觀及直觀中了解病人的苦(苦),及造成痛苦的原因(集),計劃目標及應用方法來解決問題(滅、道),進而引導病人苦諦當知、集諦當斷、而道諦當修、 滅諦當證,來朝向成佛之道。在和病人的互動中,也體會到以佛法為體,以病人為相,以法門為用。更要注意到病人的個別差異,在引導病人時,要猶如普門品經文 所說的「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隨著病人的個別性,給予最適切的引導。

三、臨床觀察與啟發:
   
 對病人身心靈的照顧在每一階段均環環相扣輕忽不得,一般而言,當身體的疼 痛沒有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心理的釋放與靈性的提升都將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如果病人本身原就具備一點內在力量的基礎,再經宗教師適當的引導,即便在極大 的身體障礙中,仍然能夠有超越病痛提升靈性的可能。當然,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宗教師應在有限的條件下,發揮最大的智慧力,學習諸多方便法門以引導病人 達到善終。

四、照顧架構自我學習的進展:
   
 從照顧架構對照病人的反應可以研判病人正處於哪一個階段的困頓中,對法師來說,找出問題後要如何對症下藥,和藥量的多寡,用藥的時間及藥效的強弱等等細節,都是必須仔細用心的關鍵所在,若法門運用得當,病人的內在力量會被開發,靈性也將明顯提升。

 

就四個架構的自我學習而言:
(一)病情告知部分:知道並接受病情的病人,才可能讓生命繼續往前走,不致停頓原地,同時對法師的接受度較大。


(二) 接受死亡部分:多數病人到最後都會知道自己即將死亡,而在知道死亡不可免的情形下,有的是無奈、被迫地消極接受,有的則是正向的、無畏的、甚至坦然地積極 接受。有些病人表面呈現「我已凖備好了」、「我完全接受」,其實內心仍在生死中掙扎與煎熬。此時,法師若觀察不明未做釐清,極容易評估錯誤,在法門的施做 上就會造成進度超前,未能與病人所處的階段同步配合,一定會造成給法的困難。

 


(三)感應靈性存在部分:當病人對靈性有感應時,他會明白生命不會隨著身體敗壞死亡而消失,知道生命會延續,相信有來生,願意為下一世做凖備,他會對未來充滿希望。


(四) 依持佛法部分:此階段病人與法師成為法友,同時走在修道路上,病人完全接受法師影響而在功課上用功,即使到臨終時刻都能保持動力繼續念佛。以個案小英為 例,其疼痛控制並不理想,但她仍能在疼痛中用功精進,法師陪她一起念佛只是在加強她的正念,疼痛雖一直跟著小英到往生,但她因為做到依持佛法仍然得到善 終,安詳地往生。


     病人是我們的老師,在病人的照顧中幫助我不斷檢視自己「給」的是否恰當。3個月的學習,幫助我不斷地用出過去十幾年來對佛法的修學,也不斷檢視自己的修行 方式。未來若有因緣長遠做臨床照顧,我希望隨著培訓的各種研討,精進加強自己臨床的專業素養。佛法的修學無止境,臨床的學習也無止境,如何從念念開佛知 見,念念示佛知見,念念悟佛知見,念念入佛知見中破邪顯正,隨緣隨分地和病苦眾生共修佛法、同成佛道,是我在培訓期間一直思考的重點及努力的方向。感謝培 訓過程中指導我的陳教授、惠敏法師、宗惇法師、多位先進法師、6A團隊專業人員、團隊夥伴的指導,以及病人老師的示現,成就我的學習因緣。

(本文獲作者同意,轉載自2003年12月安寧照顧會訊/NO.51

佛教蓮花基金會

http://www.lotus.org.tw/ShowArticleCon.asp?artid=52&tid=33&subtype=%C6F%A9%CA%B7%D3%C5U/%C1%7B%A7%C9%A9v%B1%D0%AEv

志工陪伴心得分享    
    

文/黃才鄉 「安寧志工學苑」愛羽學員

  我想分享一個九十二歲個案的宋阿媽(阿妹阿媽)。

  宋阿媽她住在安養院裏,在院內她是位超級可愛的老人,她不喜歡講話,但一看到人就會一直 喔 喔 叫,她會自已推輪椅到處逛來逛去。如果您沒注意到她,從她身邊走過去,她會出其不意的捉住您,當您被捉住時,您就像被口香糖粘住很難脫身,您撥開她一隻手,她會用另外一隻手去捉您,她那種若無其事的表情是超可愛的。您和她說話時,她都是以搖頭、點頭回應,當您要帶她回房間時輪椅要拉住,否則一轉眼又不見人影了,您看她現在頑皮的樣子,很難想像她剛進入安養院時的情形。

  阿妹阿媽剛住進安養院時,躺在床上全身軟綿綿的,戴著氧氣罩,插著鼻胃管、導尿管,呼叫她也不理不睬,家屬述說:阿媽是心臟衰竭住院,現已穩定可以出院,但醫生有說老人家年紀大隨時會有狀況,要做好心理準備。我也不知道如何照顧她,所以才送來安養院請您們照顧,還有阿媽在住院期間檢查時,發現有子宮頸癌,阿媽年紀大了,我們不準備做進一步治療,必要時做疼痛控制就好。不過,阿妹阿媽剛進來時,情況真的不是很好。

  我照顧阿妹阿媽時,看到阿妹阿媽只是不愛理人而已,手、腳機能還有復原的機會,所以每次在照顧阿妹阿媽時,不管阿妹阿媽愛不愛聽就和阿媽說話,她不回應也沒關係,再幫她做些肢體運動,每天都不斷的和她說話,漸漸的阿妹阿媽恢復的情況越來越好,呼吸已經可以不靠氧氣筒,導尿管也拿下來了,目前再訓練吞嚥動作,阿媽沒牙齒需要吃細碎軟食,剛開始吃一口或二口,漸漸的越吃越好,鼻胃管也拔下來了,到最後吃飯、推輪椅都不用別人幫忙。

阿妹阿媽動作可愛的樣子,連家屬都非常高興。記得有一次阿妹阿媽單獨和家屬親友相處聊天,經過約四十分鐘後去看阿妹阿媽時,問她:高不高興,好多人來看您喔!誰知道阿妹阿媽一看到我,就抱住我雙腿把臉貼在大腿上撒嬌,不理親友,我很不好意思對家屬說:對不起。結果家屬笑的很開心的說:沒關係,小姐您不用不好意思,阿媽的反應讓我們很感動,也很感謝您,平常多虧您用愛心、耐心且細心的照顧,阿媽才會像小孩子一樣的依賴您,謝謝您用愛激起她的生命活力,讓我們可以多看看她,陪陪她。

  最後的很感謝阿妹阿媽用生命教育我們,讓我知道用愛可以讓生命激起這麼美麗的浪花。

http://www.lotus.org.tw/ShowMonthlyCon.asp?monid=420&tid=25&subtype=%A5%CD%A9R%C2%F9%A4%EB%A5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200811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