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現代的傳承 |
![](http://www.merit-times.com.tw/image/index/button_epapaer.gif) |
|
|
2009/3/8 |
| |
作者:郭士榛![](http://www.merit-times.com.tw/image/index/spacer.gif) |
| |
|
|
|
|
|
|
|
|
|
李國修指出,師徒間,講的就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當時父親做戲鞋,帶徒弟是非常刻薄的,收你為徒進來三年什麼事都不教,只做些掃地打雜的雜役,三
年後師父覺得你沉得住氣有耐力後才開始教,這是父親做戲鞋的師徒關係。
李國修由一九九六年開始意識到接班人的問題,「你的思想、信仰、理念要有人照單全收,全盤接收後,才能把棒交給他。」一九九九年和學生接觸後,開始物色誰有能力可以在身邊學習、接收他對劇場的理論思想。
接
觸到黃毓棠這批北藝大的學生後,就在上課過程中觀察,這部分很像父親,觀察由小琢磨,李國修表示,就是在過程的時間節奏會比父親加快許多,像是父親讓你進
門三年不教你,李國修則是讓你入門一年半不教,二千年開始在課堂上教書,但私房功需是課堂之外有緣之人,有熱心有熱情的學生才吸收得到,李國修說,學生多
一個問題,多和老師見一次面,所提出的問題有關表演藝術的,他會樂意分享,那時才會教私房功。
李國修徒弟中,黃毓棠已經跟了十年時間,另
一位黃志凱是五年,李國修覺得驕傲,認為彼此間互有信任才走到今天,可說是他小小的成就感。帶領徒弟的傳承,李國修回想過去父親對待周邊人,自己幾乎和他
一樣,只是過程當中,父親是刀子嘴豆腐心,那輩人是對孩子責備、打罵,對徒弟也責備、打罵。
而今時代不同,李國修認為,徒弟是別人家生養的孩子,打罵就該拿掉,其嚴苛還是有的,刀子嘴少些,李國修責備徒弟時不會用極端字眼,惡毒到「你應該去死」這樣的話,他認為,不應該發生,也沒發生過。
李國修檔案:
1986
年創立屏風表演班,集導演、編劇及演員於一身的劇場全才創作者,編導作品如《屏風劇團三部曲》系列、《三人行不行》系列Ⅰ~Ⅴ等三十齣,演出角色多達七十
多種,尤在《徵婚啟事》一劇中,以一人分飾二十角,其高難度表演特技的展現,魅力席捲全台。編導方面的卓越表現:1997年以《三人行不行》系列的劇本創
作,榮獲「第三屆巫永福文學獎」,同年亦榮獲「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戲劇類」得主的肯定。1999年6月更受邀至紐約接受「第十九屆亞洲最傑出
藝人金獎」的殊榮。2006年獲頒台北市文化局第十屆台北文化獎。
黃毓棠檔案: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畢業。
經歷:◎導演:《三人行不行Ⅰ》《徵婚啟事》
◎副導演:《我妹妹》真情版、《西出陽關》真愛版、《莎姆雷特》狂潮版、《京戲啟示錄》典藏版
◎電影:《渺渺》戲劇表演指導
|
|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16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