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ekkhananda前言︰隨著緬甸禪修大師——帕奧西亞多 (Pa-Auk Sayadaw)近幾年來積極地在海外各地弘揚佛法與主持密集禪修營,再加上尊者中英文著述的普及流通,有關帕奧禪林止觀禪法的內容也逐漸被介紹到馬來西 亞的佛教界來,讓許多佛教人士對上座部佛法有了全新的認識,糾正了一些人對上座部佛教存在的某些錯誤見解和觀念,同時也吸引了許多人對修禪的興趣。因其教 法殊勝,近年來前往帕奧禪林參學或「朝聖」的馬來西亞人日益增加。在帕奧禪林的外國人當中,馬來西亞人還佔了很大的一部分。無論是抱著參學、求法或朝聖的目的,在還沒有啟程前往帕奧禪林之前,事先收集一些相關的資料、資訊,做一些事前的準備是必要的。目前在網絡上也不乏禪林參學記之類的相關資訊,有許多是由中國、台灣或香港的參學者編寫的。

在學[1]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為有興趣到帕奧禪林參學的佛友詢問[2]時,才萌發了想要編寫一篇大馬[3]版〈帕奧禪修 之旅〉的念頭,專為有志於為自己的生命步上清淨之旅的善人們提供一些參考,以及與大家分享在學在帕奧禪林修行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在學才疏學淺,加上編 寫倉卒,如果文句中有出現疏漏或不當之處,敬請諸位方家多多包涵和指教。

願籍此文章獻給所有——

有興趣到緬甸帕奧禪林參學的人們,

要在禪修方面突破頸瓶的禪修者們,

想多些認識上座部佛教的人們,

對禪修、四念處有興趣的學佛者們,

徘徊在十字路口、摸索著要修什麼法門的行者們,

願意跟隨佛陀足跡的善者們,

追憶佛陀時代的古風與榮景的人們,

想要探索這世間無上寶藏的尋覓者們,

願意為自己開啟一扇不死之門、接受不死甘露洗滌的有慧人們,

以及在無盡漫長的輪迴路上、身心皆疲倦的旅人們。


註:[1]文中的「在學」是筆者對自己的稱呼以取代『我』的代名詞,除了藉此提醒自己還在學習以外,也提醒自己根本不是一個永恆實在的個體或者有個獨立的 『我』在裡面;『我』只是一堆心(citta)、心所(cetasika)、業生色(kammasamunnhanarupa,即是現代的基因學所稱的脫 氧核糖核酸DNA)、心生色(cittasamunnhanarupa)、時節生色(uttusamunnhanarupa)和食生色 (aharasamunnhanarupa)這些零件組成的精神與物質現象的綜合體而已。

註:[2]筆者曾經在2006年初到緬甸帕奧禪林潛修一年,回來大馬時並無意編寫一些回 憶錄或心得。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有一位也有興趣到帕奧禪林禪修的佛友向筆者詢問有關資訊後,覺得由曾經到緬甸修行過的大馬人所編寫的參學指南、修行心得等 相關資訊幾乎很缺乏,在有所感觸下助成編寫這篇文章的因緣,並在文中綜合了相關的參學指南、一些資訊、經驗、個人心得與感想。希望能籍著此文的資訊和經驗 提供一些方便給日後有心到帕奧禪林修行的人們,也純粹與有興趣到禪林修行、想多瞭解帕奧禪林或對禪修有興趣的人們分享筆者的一些個人的經驗、淺見與心得。

註:[3]馬來西亞為東南亞一個多元種族的回教國家,一般簡稱為大馬。這裡的民族大約有 三十多種,主要的三大民族為馬來人與土族,佔了總人口的60%,華人則佔有25%以及印度人7。04%。雖然是回教國家,但大馬的種族都享有宗教與文化自 由,各傳承的佛教團體更在大馬的華社間百花齊放,較普遍的有上座部佛教與北傳佛教(即俗稱大乘佛教);藏傳佛教近幾年來也在大馬佛教界異軍突起。

(註:本文圖片較多,若圖片顯示不正常,請訪問鏡像站點相同文件,速度好些:點擊鏡像文件1,或者鏡像文件2)更多資訊訪問 帕奧禪師專題

 


為何要去帕奧禪林?

   

   

有人說,這裡是世外桃源;
有人說,這裡是人間淨土。
有人說,這裡地靈人傑;
有人說,這裡藏龍臥虎。
有人說,這裡猶如回歸佛陀時代;
有人說,這裡能覓回行將湮沒的遺教傳承......
無論如何,
追求真理、熱愛正法的人們,
這裡確實能為您提供潛心禪修的一方淨土......

——緬甸帕奧禪林

   


在學的心目中,帕奧禪林是一所國際大學,它的地位甚至比國際聞名的牛津、哈佛或劍橋大學還有過而無不及的。這所大學的中興者就是當代聞名的國際止觀禪修大師——帕奧禪師。

帕奧禪林是怎麼樣的一所大學呢?在這所「生命大學」裡,「學生們」所學的都是超越一般世間學識的法則,通過實踐戒德與 培育定力來栽培內心的X光(也稱智慧之光),強化內心的「顯微鏡」來如實知見世間最透徹的物質現象(rūpa,色法)和精神現象(nāma,名法),解剖 根深蒂固的『我』和這個世間的本質,比牛津、劍橋或其他著名的學府更加徹底的分析和洞察生命和物質現象。在這世間,即使再先進、再強力的電子顯微鏡,也比 不上由具有定力的心所開發出來的古老顯微鏡之威力(然而,佛陀「顯微鏡」的威力更是一切有情所不能超越的)。

為現代物理學家所認同的原子、中子、分子、亞原子、粒子、質點、核子、電子、夸克等等,其實早在兩千六百多年前就已經被佛 陀的超級「顯微鏡」發現了。在佛陀的教育中,它們被命名為色聚(rūpakalāpa)。不過,這些微細物質依然還不是最微細而不可再分解的單位[4], 它們只是由二十八種究竟色法所組成的一堆色聚罷了。佛陀更進一步解釋了二十八種究竟色法的生起之源,它們是由業(kamma,過去所造下的善心與不善心裡 的思心所)、心(citta)、時節(utu,熱能)和食物(āhāra,營養素)這四種原因所產生的。

在目前的物理常識中,光速被認為是最快的,沒有任何一種物質的運動速度能比得上光速。然而,在佛陀的超級「顯微鏡」照見之 下,光只是一堆叫時節生色(utusamu??hānarūpa)的色法而已,它們生起之後又滅去,滅去之後又生起.....滅去.....生 起.....滅去.....所謂的光速只是這種物質生滅的過程而已。然而,即使光速的生滅再快也好,它依然還不是最快的,生滅最快的莫過於是能夠取物質現 象為所緣(目標)、能覺知光速的「心」(精神現象,稱為名法)。佛陀說過:『我不見有任何一法的生滅比心更快的,我不見有任何一法的無常比心更無常』。一 個色法的從生到滅的這一段極為短暫的時間內,已經有十七個「心」相續地生起又滅去。心的壽命稱為一個「心識剎那」(cittakkha?a),是指心從生 到滅的時間單位。這個時間單位可以認為是最短暫的,心的生滅速度是光速所無法比擬。即使是在一閃電之間,即已有數十億個心識剎那生滅過去。

在一個心識剎那的單位時間內,心只能緣取一個所緣作為識知對象。由於心的生滅速度實在太快了,讓有情誤認為一切的感知現象 都是真實存在,並同時發生的。也因為被這顆極迅疾的心矇騙,有情才產生了「自我」的錯誤知見。唯有通過足夠強的定力而引發出來的智慧之光或「顯微鏡」,才 能如實地分析、洞徹、透視這如此迅捷且微細、剎那生起又消逝的「心」;一顆擁有定力的心才能如實照見「心」的真相,進而揭開『我』的假相。世界上能夠產生 巨大能量的東西並不是什麼原子或核子,而是一顆被調伏和經過訓練的心。以世間常識難以解釋的神通現象,即是經由調伏了的心而引發的,所以佛陀說擁有定力者 的定境是四種不可思議法[5]之一。

未來的宗教將是一種宇宙宗教。

它將是一種超越人格化神,遠離一切教條和神學的宗教。

這種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

必定是建立在由對事物的——無論是精神,還是自然的——

實踐與體驗而產生的宗教觀念之上的。

佛教符合這種特徵。

——愛因斯坦

出自1954年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一書


在一百年來年剛發展的生物學、醫學、物理學、化學、心理學、生命科學、瀕死研究學等等學科在精英們專心致志下所研究出來的 結果,其實都不斷的在支持著佛陀在兩千多年前已經對弟子們所教導的教育,換句話說,科學家是在以現代的語言和方式解釋一部分的佛法,只不過這些學科僅是從 現象的表層上得到不究竟的數據、某些程度的統計與結論而已。然而在帕奧禪林所能學到課程卻遠遠超越了世間的一切學科,當一個人真正修完這裡所授的止觀課程 後,他將破除所有存在於內心的、對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疑惑,去除常見(sassata-di??hi)、斷滅見(uccheda-di??hi)、我 見(atta di??hi)、無因見(ahetuka-di??hi)、無作用見(akiriya-di??hi)、創世主、主宰者、梵我、靈魂轉世(其實在新的生命 開始時沒有一個神識前來投胎,而只是一堆名色法的相續流)、中陰身(有情的結生是在死亡之後立即發生的,從過去生到現在世之間,並不存在所謂的中間階段) 等種種邪說和邪見。同時,他因為擁有了正知正見,從而摒棄了種種無法導向解脫的禁忌(即戒禁取sīlabbattaparāmāsa,如認為吃素、斷食、 苦行、持咒、灌頂、祭祀、祈禱等能夠斷除煩惱)和繁瑣的儀式。如果一個人想要真正地瞭解自己和這個世界的話,那麼這所大學是值得去留學的。在這世界上很難 找到像帕奧禪林這樣完全免除學費,而又包吃住的「大學」。 帕奧禪林學程表http://samuelsnotes.blogspot.tw/2012/10/blog-post_10.html

一個有定力者可以借助內心的智慧之光來引導自己的心靈看見許多一般肉眼在過去所看不到的事物,他能夠回憶起自己許多的過去 世、了知業力在過去投生時所扮演的角色、或者看到在天界的眾生如天神及梵天神、看到在惡道受苦的眾生如餓鬼及地獄眾生等。這一次,這些經驗並不再是從別人 聽說來的,也不只是從書本裡所讀到的知識,而是自己親身看到的、驗證到的。這一切全新的體驗能夠激發自己內心更深層的思考,讓自己更深入地瞭解生命的意 義,重組自己的人生觀與重新認識這個世界與宇宙的本質。最重要的是,他將解除對「法」的懷疑,並建立了對佛陀與佛法更堅定的信心。

   

   

對一個智者而言,世界上最珍貴的寶藏並非藏在世間的某一個角落,或洞窟中、地底下、 深海裡,而是蘊藏在自己的心中,默默地等待有慧人自己去發掘。在兩千六百多年前發現古仙人道的佛陀,已經為許多願意跟隨佛陀足跡去發掘自己內心寶藏的有慧 人留下了「尋寶圖」。而這份珍貴無比的「尋寶圖」,現今依然完好的保存在帕奧禪林。在這份「尋寶圖」中,佛陀有為各種不同根基的尋寶者提供了四十種不同的 鎖匙來開啟內心寶藏之門。如今已有若干有慧人前往帕奧禪林,鑄造了屬於自己的智慧之匙,順著尋寶圖的指示,開啟了心中這扇寂靜、不死、微妙、勝智、清涼、 完美、永恆、無價的寶藏之門。

只要現在乃至未來依然還有中國大陸、台灣、大馬、新加坡或其他國家的華人陸續到帕奧禪林修學,正法的脈搏就能繼續獲得 承襲。在優秀的導師、善知識與優良的學習環境互相配合下,帕奧禪林人才輩出,從開放至今的短短十多年光陰內造就了許多為華人圈上座部佛教所作貢獻良多的尊 者大德,熟悉的有Ven.Dhammasubho(淨法尊者,曾參與英譯過某些尊者的緬文著作)、台灣Ven.Santagavesaka(覓寂尊者,為 諸多上座部律學的譯作者),台灣Ven.Sujutiko(明德尊者)、台灣Ven.Guoavaro(德雄尊者,為《沙門果經與其註疏》的中譯者,也參 與帕奧禪師許多著作的翻譯與整理成書)、馬來西亞Ven.Mangala(吉祥尊者,少數的華人業處指導老師之一)、中國Ven.Mahinda(瑪欣德 尊者,為目前帕奧禪林唯一的華人業處指導老師)、馬來西亞Ven.ananda、Dhammagavesaka Bhikkhu(尋法比庫,即陳思檳居士,《阿毗達摩概要精解》、《上座部佛教菩薩道》等書的中譯者,也曾翻譯了許多尊者的英語講稿並整理成書)、 Sayalay Susila(善戒尼師,目前正積極地在大馬及世界各地講解《阿毗達摩》)等這些可敬的尊者、sayalay們。說不定,將來您也是其中的一位。

註:[4]根據上座部佛教傳承的阿毗達摩論藏(Abhidhamma Pitaka),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rupa)與涅槃(Nibbana)為四種究竟法。究竟法是基於它們各自的自性 (sabhava)而最終存在、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單位之法。心與心所都是精神現象(名法),色是物質現象(色法)。一共有89(121)種心、52心所與 28種色法,它們都是有為的究竟法(由於因緣和合而成之法),而涅槃是屬於無為的究竟法(不是因緣和合而成之法)。

註:[5]在《增支部·四集·無戲論品》中,佛陀有說過:『諸佛之佛境界、修定者之定境界、業異熟與世界之思惟為四不思議,無須思惟;思惟於此等者,得狂亂、痛苦。』


第一個步驟:在上這間「大學」之前,建議賢友們首先應當閱讀帕奧禪師的一些著作, 以便建立對佛、法、僧三寶的正見正知,以及瞭解尊者教導的禪法和修持次第。如此,一旦在禪修有進展時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尊者的著作不難找到,許多尊者的作 品都以免費贈閱的方式廣為流傳著,同時在許多有關帕奧禪師和禪林的網站都可以下載到。這些著作能夠激發我們很強的求法欲,讓人有一股很想禪修來如實知見 「法」的慾望。

以下是帕奧禪師的一些著述:(下載帕奧禪師文集

《如實知見》(Knowing and Seeing)
《智慧之光》(Light of Wisdom)
《去塵除垢》(Removing Dust)
《正念之道》(The Way of Mindfulness) 
《顯正法藏》(又名《轉正法輪》)
《觀察緣起》
《菩提資糧》(發願修行菩薩道者必讀)

在帕奧禪林的許多禪修者都以《智慧之光》(Light of Wisdom)作為工具書。此書是比較完整的禪修手冊,很有次第性又有系統的講解佛陀所教導的止觀禪法,從剛開始著手修習戒清淨,至智見清淨的七清淨以及 十六觀智,一直到證悟聖道聖果的修學次第皆了了分明,詳盡有序。不過對止禪方面,在尊者的《如實知見》(Knowing and Seeing)一書中比較完整。有時間的話也不妨配合《阿毗達摩概要精解》(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Bhikkhu Bodhi整理,尋法比庫中譯)和《清淨道論》(The Path of Purification,BPS出版,Bhikkhu Nanamoli英譯,葉均中譯)一起研讀更好。如果一個禪修者有很好的巴拉密[6](parimī,波羅蜜)能夠支持他修完四禪八定[7]後,在開始修 色業處、名業處、緣起和觀禪(vipassana)的部分時,這些書籍將會是很有助益的參考書。有興趣到帕奧禪林禪修的賢友們最好攜帶《智慧之光》和《阿 毗達摩概要精解》,相信這兩本書對您的修行會很有幫助,尤其是修到觀禪時,書裡提到的許多究竟法如二十八種色法、八十九(一百二十一)心、五十二心所、心 路過程、緣起(過去世與未來世)等都必須親自以「智慧之光」(由有定力的心而產生的光)去識別和透視。如果沒有這些書的話,禪林的圖書館可以借得到(英文 版和中文版都有)。如果那裡還有結緣書的話,也可以向圖書館的管理員索取。

   

   

註:[6]本文中採用了許多巴利新音譯以取代舊有的梵語音譯,新音譯是以緬甸帕奧禪林的中國籍禪修業處指導老師——瑪欣德尊者(Ven.Mahinda)所編譯的《巴利新音譯》為依據,收錄在〈帕奧寶庫〉DVD的瑪欣德尊者文集中。

註:[7]雖然說修行觀業處(vipassana)未必一定要證得四禪八定,但至少也必須達到近行定(upacara-samadhi一種在證得禪那之前的欲界定)。不過,我們仍然應當努力地培育定力至四禪八定,因為修行八定有五種利益:

1.現世的安樂住處(dinnhadhamma-sukha-vihara現法樂住):在今世享受禪那的快樂。這是禪定的第一種利益。

2.觀禪的利益(vipassananisamsa):禪那能支持禪修者得到觀禪的 結果。由於禪定,禪修者能清楚地照見究竟名色及它們的因緣,以及它們兩者的無常、苦、無我本質。當禪修者徹底地修行觀禪,尤其是達到行舍智 (sankharupekkha- nana)或道智(magganana)與果智(phalanana)時,通常禪那名法也穩定了。禪那能使觀智清晰、分明且強而有力;而強有力的觀智能滅 除障礙止禪的煩惱,保護禪那不使退落。再說,當禪修者長時間修行觀禪之後會感覺疲勞。當疲勞發生時,他應長時間安住於某一禪那中,如此疲勞將會消失。當他 的心恢復活力之後,可以再回來修行觀禪。這是禪定的第二種利益。

3.神通的利益(abhinnanisamsa):若人想要擁有世間的神通,如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如意通(能在空中飛行、在水上行走等等),他可以通過十四種方式來開展十遍禪與八定。這是禪定的第三種利益。

4.增上生的利益(bhavavisesavahanisamsa):若有人想投生到梵天界,他必須修行禪那,如:十遍禪、安般念禪、慈心禪。然後,他必須將禪那維持到死亡的剎那,這樣就能如願投生。這是禪定的第四種利益。

5.寂滅的利益(nirodhanisamsa):成就滅盡定(nirodha- samapatti)的利益。只有具備八定的阿那嘎彌(anagami,阿那含)及阿拉漢(arahant,阿羅漢)才能進入滅盡定。滅盡定指的是:心、 心所與心生色法的暫時停止。這裡的「暫時」意指最久七天的時間。這決定於他們進入滅盡定之前所下的決心與意願(adhinnhana)。除了睡眠的時間以 外,阿那嘎彌(anagami)與阿拉漢(arahant)整天、整夜、多天、多月、多年不停地見到名色及其因緣的生滅,或只見到壞滅。所以,有時他們不 想再見到這些壞滅現象(bhanga-dhamma),但是般涅槃的時間還未到,因為他們的壽命尚未結束。於是,為了停止看見這些壞滅現象,他們進入滅盡 定。為什麼他們不停地見到這些壞滅的現象呢?他們已經滅除與禪支對立的五蓋,因此有極深的定力。專注的心能如實地照見究竟法(paramattha- dhamma),所以他們一直見到壞滅的現象,即見到究竟名色法的本質。


第二個步驟:在學介紹各位先到訪一下這幾個很好的網頁以更瞭解緬甸風情和那裡道場的情況,許多資料都是對日後的參學很有幫助的。在學在還沒有去緬甸之前就是從這些好網站得到許多寶貴的情報和資訊。

信息指南:
亞洲上座部佛教道場通訊 明法比丘 著
緬甸、寮國、泰國的道場與寺院禪修概況 傑克.康菲爾德 著

緬甸內觀禪修道場簡介 空法師 張慈田
緬甸禪修之旅 henryz 著

緬甸禪修一月體驗 henryz 著
緬甸參學記 庭 著

廣州至帕奧禪修中心行程、費用及注意事項

緬甸的出家風俗 光偉 著
帕奧禪修中心簡介 Santa Gavesaka 著
緬甸帕奧禪林簡介 Mahinda bhikkhu 著
緬甸帕奧禪林參學記 法味比丘 著
修學佛法之感言 Santagavesaka bhikkhu 著
緬甸帕奧禪林網站(英文)
http://www.paaukforestmonastery.org/(Singaporean site by Teoh Soon Seng)
http://www.paauk.org/ (U.S. web site)
帕奧禪林介紹VCD(英文) 帕奧禪林新錄像 帕奧禪林影集下載 帕奧禪林資訊下載 
http://www.dhamma.org.cn/books/ncdaszt/ncds005.htm


第三個步驟

下決心要赴一趟緬甸禪修之旅後,可以先確定一下自己要在帕奧禪林參學多久。這裡也許會有三種情況:

情況一,只是抱著『朝聖』或四處參訪的心態,並不打算久住的話,可以直接到下一個步驟上網查詢機票,定購機票(越早定機票 可能會更便宜,不過行情依季節而定)。到接近出發的日期時(最好在出發前的一兩個星期之內,依不同國家的緬甸大使館而定),去緬甸駐大馬大使館申請28天 的旅遊簽證。

情況二,如果準備長期在帕奧禪林禪修的話,必須以禪修簽證(Meditation Visa)入境。申請禪修簽證必須有帕奧禪師的擔保信(Sponsorship Letter)。索取擔保信的詳細資料請參考步驟五。在等待擔保信的同時也可以查詢機票詳情。不過在定機票時請記得不要定購太接近的日子,因為還無法確定 帕奧禪林的擔保信幾時能寄到。

情況三,如果內心還不能確定打算住多久的話,那麼在學建議最好還是以禪修簽證入境,因為目前緬甸政府已經不再更新一切旅遊簽證,萬一真的想繼續住下去的話,就得重新回國申請禪修簽證,然後再入境緬甸,多一番周折。


第四個步驟

這裡在學提供幾種飛往緬甸的直航與非直航的航空公司一些資訊:

1. Myanmar Airways International (MAI) http://www.maiair.com/homepage/default.asp
每逢星期二、四、五和星期日直航,從KLIA 到 仰光(Yangon)。MAI 的價格方面大約從RM600到RM1000不等。因為價格比一般直航班機便宜,會有比較多的人選擇。在學來回也是坐MAI,在旅遊旺季,前往的票價是 RM972(加了機場稅),回來的票價是201美元(沒加機場稅10美元)。

2.馬航MAS http://www.malaysiaairlines.com/my/main.html 
直航從KLIA 到 仰光(Yangon)。MAS 的價錢一般會比MAI貴一些,通常會超過一千馬幣,較屬於冷門。不過馬航網站有時也會在某些季節推出優惠機票,有時間的話不妨多留意有關網站。

3.捷星航空Jetstar http://www.jetstar.com/tc/index.html
非直航,必須先到新加坡,然後再從新加坡飛往仰光。大致上價錢會比一般直航便宜。如果不嫌轉機的麻煩,捷星航空是很好的選擇,尤其是那些要去而不確定幾時才回來的人(單程)。

4. 亞航AirAsia http://www.airasia.com/site/en/home.jsp
如果能夠在曼谷過夜,那麼在經濟的考量之下,亞航應該是最佳的選擇了。亞航沒有從吉隆坡到仰光的直航,必須先從吉隆坡(LCCT)飛到曼谷(在北馬的可以 直接從檳城國際機場起飛到曼谷,可以節省時間,不過會比較貴),再從曼谷轉機到仰光,但得在曼谷過夜(不需要泰國visa),因為從曼谷到仰光的亞航班機 一天只有早上0715一趟。現在所有的亞航班機已經不在KLIA啟程,而是在離KLIA不遠的LCCT(Low Cost Carrier Terminal)。要到LCCT很簡單,只需到吉隆坡KL Centre的底層搭每半小時一趟的Airasia巴士即可。巴士收費RM8,從KL Centre 到LCCT大概需要一個小時。

如果還沒有確定幾時要去緬甸,在學建議可以選擇在旅遊淡季或者有優惠的時候才定機票(也許有機會得到免費機票,只需付機場 稅),能省就儘量省,把省下來的錢用在供養僧團上會更有意義,能為自己累積菩提資糧。在學之前不曉得有從曼谷出發飛往仰光的亞航班機,不然在學也應該會選 擇亞航而不是MAI。在因緣具足下有機會再踏足緬甸時,在學就定了亞航的優惠機票,從吉隆坡到曼谷,再從曼谷到仰光這般的轉機來回全程大約只需馬幣八百多 左右。

若不打算居住超過一年的話,可以選定往返的機票(一年有效)比較划算與方便,因為在毛淡棉市(Mawlamyine)只能 訂購去仰光的巴士車票(在緬甸軍政府還沒有高度調高汽油價之前,從毛淡棉到仰光的車費大概是從6000到10000緬幣),機票必須要在仰光才能訂。如果 不想給自己一個期限,只是依自己的修行進度來確定居住與否,那當然更好,尊者非常歡迎(也許有足夠的巴拉密能夠修到證悟聖道果,上岸後就已經不想再回來過 世俗的生活了,好像已經從糞坑裡爬出來的人就不會再跳入糞坑裡一樣)。想要回國時可以請禪林的淨人或者前往仰光的人幫忙定機票,雖然會比較麻煩一些,但也 不是沒有辦法。


第五個步驟:行程安排好後,就可以到緬甸駐大馬大使館詢申請簽證(visa)。欲入境緬甸的外國人可以通過駐本國的緬甸大使館申請28天旅遊簽證(Tourist Visa)、28天入境簽證(Entry Visa)
、3個月禪修簽證(Meditation Visa )或免費簽證(Gratis Visa)等,這要視自己國家的緬甸大使館發行哪一種簽證而定,因為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制度。過去,外國人能夠以旅遊簽證或入境簽證進入緬甸後,再申請禪 修簽證,不過目前最新的情況是:任何旅遊簽證已經不能再延期了,持有旅遊簽證者逾期前就必須出境,如果打算繼續留居緬甸的話,必須先在其他國家辦理禪修簽 證再入境,緬甸政府拒絕一切旅遊簽證申請延期。如果純粹只是觀光旅遊,那麼以28天的旅遊簽證入境是沒有問題的。從帕奧禪林網站的訊息中獲悉:現在使用免 費簽證和入境簽證入境緬甸者依然可以申請延期,但必須先轉換為禪修簽證。無論如何,想要在帕奧禪林居住超過一個月者,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最好不要使用 旅遊簽證、入境簽證或免費簽證入境,因為緬甸軍政府的政策經常更改,常聽到在禪林的外國禪修者遇到簽證延期的麻煩。

目前緬甸駐大馬大使館有簽發幾種簽證:28天旅遊簽證(Tourist Visa)、Bussiness Visa、Multiple Entry Journey Visa、Social Visa和3個月禪修簽證(Meditation Visa)。有欲申請旅遊簽證和禪修簽證者,必須:

1.填妥兩份〔Application for Entry Tourist Visa〕申請表;
填妥一份〔Report of Arrival〕抵達報告表;
2.帶3張護照相片(沒有特別指定的背景顏色);
3.護照(有效日期要最少要有6個月);
4.一張護照複印(護照持有者的照片和資料的第一頁);
5.費用:旅遊簽證RM80,禪修簽證RM130;
6.來回機票。

*欲申請禪修簽證meditation visa者須知:

1.目前最新的制度是:緬甸駐大馬大使館要求申請禪修簽證(meditation visa)者,無論出家眾還是在家眾,都必須出具兩份證明,一份是帕奧禪師的擔保信(sponsorship letter),另一份是本地寺院或道場的證明書。

2.要索取帕奧禪師的擔保信可以事先以英文寫信或E-mail到緬甸帕奧禪林,向Ven. Kuooadhana 或者Ven. Candima 索取。以下是帕奧禪林的地址和電郵:

Pa-Auk Forest Monastery,
Mawlamyine, Mon State, Myanmar.
E-mail: paauktawya@baganmail.net.mm
(attention: Ven. Kuooadhàna or Ven. Candima)

3.若以E-mail向禪林索取,先以簡單的英文寫下個人資料、修學背景、同行人數、打算住多久和回函地址,接著到帕奧禪林網站下載一份同意書 http://www.paaukforestmonastery.org/residence_apply.htm (Letter of Agreement)。填妥之後,以JPEG或GIF圖像格式掃瞄入電腦存檔,再以附件(attachment)方式連同個人資料E-mail到帕奧禪 林。大約兩、三天之內就可收到帕奧禪林的回覆,通知索取者的資料和同意書附件已經安全收到。從回信中確定帕奧禪林同意之後,就靜待擔保信寄來。時間可能會 久些,因為從緬甸寄到馬來西亞的信件至少需要24天左右,有時會超過一個月。緬甸的通訊和網絡並不發達,需要給點耐心。

以下為一封向禪林索取帕奧禪師擔保信的淺白英文示範信:

Subject(題目):Sponsorship letter
Dear Ven. U Kuooadhāna/Ven. U Candimā
May bhante be healthy and strong,lightness of spirit and cheerfulness.
Please allow me to intruduce myself.My name is xxx(姓名),xx(年齡)years old.i'm a China(自己的國籍如Taiwan、China)lay person(出家人或者居士,如果是出家人就稱bhikkhu).
After reading Pa-Auk Sayadaw's book series,I/we(我/我們)
have keen in practise meditation teaching by Ven Pa-Auk Sayadaw and I/we would like to stay in Pa-Auk Tawya for xx month(打算要住多久)in order to practise meditation.I/we need a Pa-Auk Sponsorship Letter from Pa-Auk Sayadaw so that I/we may apply the meditation visa to entry Myanmar.
Below are some personal details who are along with me to Pa Auk Monastery:

(如果還有其他人也要寫下一點資料)

1. xxx(姓名),xx(年齡),xx國籍.
2.........
3........
Please kindly send xx pieces(如果有幾個人就請求幾張) of the mentioned letter to following address:
Xxxx(名字)
Xxxx(通信地址)
Xxxxx
Xxxx
Thank you bhante for your kindness,sadhu sadhu sadhu.
May bhante be well and happy,free from all suffering.
With metta and respect,
Xxxx(名字)

4.對本地道場證明書的要求比較含糊,只是被告知需要有寺院或道場的名字、地址和電話,並在信中說明該禪修者大概將在緬甸居住多久。

5.不要持著禪修簽證到處觀光,以免為自己和禪林都帶來麻煩。因為禪修簽證只是允許我們在某個地方禪修而已。由於近來緬甸政策變化無常,如果有任何有關簽證的疑問,最好親自前往或致電到緬甸駐大馬大使館詢問最新的詳情。

緬甸駐大馬大使館最新地址與電話(2007年8月更新)

The address and contact numbers of the Myanmar Embassy in KL(updated 2007 Aug):-
Myanmar Embassy,
8C,Jalan Ampang Hilir,
55000 Kuala Lumpur. 
Tel:03-21487650
03-21427954
Operating hours~Monday to Friday
~9:30am to 12:30 noon (collection time:16:00-17:00)

大使館接受申請的時間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的09:30 到中午12:30。記得帶足必要的證件(建議自己帶漿糊去粘照片)和足夠的錢。只要資料充分,申請可以很快得到批准,只需兩個工作日就可以拿到簽證(但也 並不肯定,有時也會超過兩天工作日),索取簽證的時間是下午16:00至17:00。

當然,也未必一定要親自到吉隆坡的緬甸大使館申請,只要申請者能事先把必要的表格填妥,並附上齊全的相關資料,然後委託代表去申請就行了,一旦批准後大使館將告知何時來領取。若要更快的話必須多付幾十塊,早上申請,當天下午就可以拿到。

請不要忘記護照的有效日期,尤其是打算長期居住禪林修行的賢友們。在緬甸,護照過期會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在緬甸時還 要注意的是簽證的有效日期,如果還想要逗留,在到期前最好提前兩、三個月就辦延期手續。如果簽證過期,緬甸政府將會向逾期者收取每天3美元的罰款。在學曾 經聽說有外國人因為某些的疏忽而被罰款三百多美元的事!

大馬人依然可以在仰光的大馬駐緬甸大使館更新護照,不過必須注意的是護照的有效日期千萬不要少過6個月,最好還是提早一兩個月就前往更新,而且儘量由自己親自申請較好,麻煩一些是沒辦法,以避免某些沒有必要的個人疏忽反而帶來更多的不便。

出入境時的文件及收據要收好,若日後還要再回返緬甸,最好要保留。

(2007年8月更新)


第六個步驟:

確定了要飛往仰光的時間後,可以用英文寫下自己的資料,如姓名、性別、年齡、修學背景、航班號、抵達日期和時間,附上 相片後E-mail或寫信給以下其中一位帕奧禪林的護法,請他們幫忙接機和安排行程。E-mail可能會比較慢才回覆,寫信就更慢了,如果要快的話可以直 接打國際電話聯絡。

Mr & Mrs Yip Seng Foo(新加坡朱建媚女士)
No.4 West May Kha No.3 Street, Mayangone
Township, Yangon
E-mail:bluestar@mptmail.net.mm

U Aung Pyone (Mr. Aung Pyone)
No. (32), Kwet Thit Street,Yay Kyaw, (7th Quarter) (near Y.M.B.A) Pazundaung
Township, Yangon, Myanmar.
Tel: (95)1- 293847
E-mail:uap@myanmar.com.mm

Daw Amy (Ms. Amy)
66 A, Sayarsan Road, Bahan
Township,Yangon, Myanmar.
Tel: (95) 1- 548129, (95)1-556355

對於初來緬甸的禪修者,有人接機比較理想,如此可避免吃兌換緬幣、乘高價車、花冤枉錢等虧。大致上緬甸人都很善待外國人, 尤其是到帕奧禪林禪修的外國人,常受到很好的優待,其中一個原因是緬甸人非常尊敬帕奧禪師。在學也因為當地人幫忙接機、載去買車票、換緬幣等,即使上了巴 士也不忘委託人看顧,所以非常順利的抵達禪林,給他們小費也不收,內心真的很感激那份默默耕耘、只是付出不望回報的善心。在學對他們所做的善業表示讚歎隨 喜,Sàdhu!Sàdhu!Sàdhu!願這些善業成為他們證悟涅槃的助緣。

附加資訊:

1、帕奧禪林地址:

Pa-Auk Forest Monastery, Mawlamyine, Mon State, Myanmar
E-mail:paauktawya@baganmail.net.mm
Tel: 0095-57-22853

2、緬甸仰光聯絡處

一、國際佛教禪修中心帕奧禪林仰光分院
International Buddhasàsana Meditation Centre Pa-Auk Tawya Branch
Thilawar Road, Payargon, Thanlyin Township, Yangon, Myanmar
Tel:0095-56-21927(辦公室);0095-56-21830(宿舍)
距離仰光市中心約半個多小時車程,附近有著名的齋考佛塔(Kyaik Khauk Pagoda)。男女眾可掛單。

二、觀音山達本禪寺
No.136, Shwegondine Road, Bahan, Yangon, Myanmar
Tel: 0095-1-549608; 700772; 545799
主持:根亮法師
出家眾可掛單。

三、中華寺
No.69, Old Yedashe Road, Bahan, Yangon, Myanmar
Tel: 0095-1-548286
主持:宏通法師
女眾可掛單。


行李的準備工作

在上述的步驟二中,在學所介紹的網頁裡有許多好的建議提供參考,您可以依個人的喜好而作選擇。有建議帶蚊帳(最好是像帳篷 那種,有支架的,能支在地板上,在沒有床的房間也適用),稍厚的毛巾被(緬甸的冬季稍冷),個人枕頭,防潮墊,塑料的一次性桌布(可覆蓋木床用),手電筒 (緬甸電流不穩定,常停電,可能還要走山路),電熱水壺(燒開水用),保溫瓶,鬧鐘,電池(推薦可充電電池),飯盒,勺子,洗碗布,水杯,肥皂(沒有香味 或者藥皂),毛巾,牙刷,牙膏,雨傘或雨衣,拖鞋,沙姜粉(防跳蚤),樟腦丸(防蟲),驅蚊膏,咖喱粉(灑在牆腳和門口,可避免螞蟻爬進室內)。

到緬甸帕奧禪林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參學修行,日常用品只要能達到基本的要求就可以了,應培養少欲知足的習慣。只要需求不 高,大部分的日常用品都可以在緬甸的市場裡買到,不必把行李塞得太重。建議到帕奧禪林禪修的在家眾應儘量避免使用帶有芬香或濃烈氣味的沐浴露、肥皂、個人 潔膚用品等,尤其是持受八戒的禪修者。雖然目的不是想要塗抹香水,但依然會對身體或頭髮留下香味並向外散播。這些味道對於我們這些城市人來說也許不是很強 烈,但是對於像帕奧禪林這樣純樸的地方來說,則未免會強烈了一點。不過有一種香是無論誰都允許涂的,而且還得到佛陀的鼓勵和讚歎的,那就是逆風熏的戒香。

除了個人衛生用品、藥物和維他命、眼鏡族的後備眼鏡、工具書之外,在學建議帶耳塞和一些粘土,也許會用得到:例如晚上下雨 時,一些孤邸(ku?i)會很吵;有的木孤邸會有小洞縫,可以用粘土塞起來以防蚊蟲進入。如果想把帕奧禪師或禪修指導老師所作的佛法開示錄下來者,不妨考 慮帶mp3 player、pen drive和空檔CD,如此除了自己可以重溫尊者們的開示和禪修導師所給的指示之外,也有機會為自己累積十福業事之一的說法巴拉密——把錄下來的開示燒錄 成光碟後分發流通,這是一種殊勝的善業(帕奧禪林的電腦室能製作)。緬甸的電源插座為如下圖的二腳插座,如果攜帶的電器是3插就請自帶轉換插,在緬甸的市 場也可以買到供三腳插頭用的轉換二腳插。在此也順便提醒打算帶電器到緬甸的賢友們,緬甸雨季時(大概是四月中下旬到十月)空氣會很潮濕,記得為電器做好防 潮工作。

   

   

多複印幾份護照(持有者的照片和資料的第一頁與簽證頁,建議複印十幾份)以便在塔長 巴時遞給有關巴士公司的負責人(通常他們會要求三至五份),因為他們的巴士如果載有外國乘客,就必須把這些外國人的資料遞給在路邊的軍方卡關。照片需多 帶,一次延期簽證需要十張,如打算長期居住的話可在緬甸拍洗照片。

在學大概算了一下住在緬甸帕奧禪林一年所需要的費用,供大家作參考:

2禪修簽證Meditation Visa一年:USD 105美元
* 三個月的禪修簽證是USD 36美元,半年也是105美元,需要9張護照相片。最好能夠提前兩個月申辦。須知簽證延期的政策和收費經常會依緬甸政府的政策而更改。

2外國人登記證FRC一年:USD 9美元
* 在每年年底,外國人必須更新《外國人登記證》。禪林下院的淨人U Soe Hlaing長者會為外國人處理申辦禪修簽證和FRC的事項。

2緬甸機場稅Airport tax(回程時):USD 10美元

2緬甸機場離境證Airport Departure Form:USD 3美元

2旅費、個人的必需品和醫藥費:大約USD 100~200美元
輕微的病痛可以在禪林的診療所求醫,是完全免費的。這裡的醫藥費是指如意外受傷、急性病之類的必須到緬甸政府醫院治療或住院所需的費用,或者看專科、牙 科、驗血、照X光、眼疾等的費用。對於希望在禪林潛修超過一年的人,最好能多準備大約USD200美元以作為訂購回程機票的費用。

2一年的雙程機票:RM600~RM2000 (註:RM(ringgitmalaysia)馬來西亞的貨幣單位,中文譯為「令吉」)
* 假設有機會能夠訂到免費的亞航(Airasia)機票,從吉隆坡到曼谷的免費雙程機票、或者從曼谷到仰光的免費雙程機票,那麼機場稅和一些費用總計大約只 是在RM600到RM700之間(不過亞航只能訂購在9個月之間的雙程機票)。如果雙程坐的都是直航,又是在旅遊旺季,則可能需要大概 RM1500~RM2000左右,這要視航空公司而定。

換美元時最好要求新鈔票,儘量避免有摺痕、黑點和series no. AB與CB系列。緬甸的治安基本良好,錢財只要小心看管就不會有什麼問題。還有,請別忘記既然千里迢迢來到世間少數的無上福田之一的帕奧禪林,就要把握好 機會為自己、家人、親戚和朋友們累積殊勝的功德福田。我們可以供養僧團早午齋(約300美元左右可供養一天兩餐的伙食,依季節而定),或者佈施禪林的建設 經費、電費、維修費等(可以由為僧團服務的淨人安排和處理)。在當地,也有許多經濟負擔不起的信眾會帶些飯菜、水果、糕點、甜品、餅乾等等前來,在比庫 (bhikkhu,比丘)托缽時放進比庫的缽中。當然,我們也可買些食品、日用品之類的,在比庫托缽時親手佈施,體驗一下供養僧團、親手把佈施物放在比庫 缽裡時的那份無比的喜悅(佈施時應有的心態請參考附錄5)。


匯款到緬甸

如果住在帕奧禪林一段日子後發現所帶來的資金已剩無幾而急需要一筆資金時,在大馬的家人、親屬或親友依然可以通過在大馬的 代理商匯錢過來。大馬有幾個緬甸代理商提供匯款到緬甸的服務,在大馬工作的一位緬甸朋友Tun Min Nyunt建議在吉隆坡的Kota Raya一帶有一個可以信賴的代理商供有意匯錢到緬甸的人作為參考:

Zay Yar Store
Tel:03-20321912
* Zay Yar Store是在Bangunan Cahaya Suria(Mydin旁邊)的第二樓。

要匯錢到緬甸時,只須給代理商有關收款人的姓名、在緬甸的住址與護照號碼,再付手續費RM7即可,當天就可以過賬,收款人可以親自到在緬甸所指定的匯款公司認領款項;如果不急使用的話也可以等待該公司派人送上門,不過必須等候三至四天。


身體的調整和準備工作
在沒有出發之前請記得先做好牙務,免得到禪林時才牙痛,不僅需要花費更多,也會干擾到禪修。可以考慮打些預防針如A、B型肝炎。不過,令人關注的瘧疾 (Malaria)是沒有預防針可打的,唯有以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來防備。不過現代醫學進步,如果真的染上瘧疾也會有特效藥治療,不必擔心,因為在禪林很 少聽到有人死於瘧疾。在帕奧禪林,蚊子會在雨季期間大量滋生,所以雨季時要多注意健康,多喝水和多做運動。有建議多生吃木瓜葉與五葉參[8]以助提升身體 免疫力。「尿療法」(喝尿)也是不少行者的有效經驗。其它則有外用的蚊香、防蚊液,不過效果不佳。

下痢也是在禪林常見的疾病,剛到禪林的外國禪修者有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現象。一些緬甸菜式比較油膩,如果不大適應吃緬甸菜的話,禪林也有三種比較清淡的菜餚供外國禪修者選擇,不須特地在飲食方面作些調整,依個人的喜好。一般上,緬甸人與大馬人的飲食習慣相差並不大。

在禪林睡的是鋪上草蓆的硬板床或地鋪,這對於在家從小就已經習慣睡床墊、彈簧床的人來說難免會睡得腰酸背痛了(在學睡了差 不多半年才習慣呢)。如果您現在就開始改睡硬板床那將會更好,睡硬板床也有益健康。再者,離開舒適的床墊能減低對睡眠的貪著和賴床的惡習,讓我們不會浪費 太多的時間在床上。日常生活的作息要有規律,儘量早睡早起,我們可以依以下的禪林作息表作一些調整。

作息表(緬甸時間,大馬時間加一個半小時)
0330 起床
0400-0530 早課與共修
0545 早餐托缽(具體時間依明相而定)
0700-0730 打掃與個人時間
0730-0900 共修
0900-1000 禪修報告、經行與個人時間
1010 午餐托缽
1300 -1430 共修
1430-1530 經行
1530-1700 共修
1700-1800 禪修報告、作務與個人時間
1800-1930 晚課與共修
1945-2045 佛法開示(緬語)
(2007年1月更新)

註:[8]五葉參又有南方人參之美稱,為帕奧禪林常見的藤狀灌木,通常在雨季時期會茂盛 滋長。五葉參作為藥用和食用植物已有五百多年歷史,由於內含八十三種珍貴的五葉參皂甙,其中四種和高麗參的人參皂甙成份完全相同,有類似人參的功效,卻沒 有過量服用人參的不良副作用,清熱而不寒、進補而不燥,具有抗癌、抑瘤、降血脂、抑制脂肪和膽固醇的過多增加,增強免疫功能,抑制過氧化脂、護肝、有抑制 膽石形成的作用,尤其對失眠、便秘、糖尿病、高血壓等各種炎症有奇特療效,對緊張、疲勞、腸胃不適等有顯著的功效。在帕奧禪林的沙馬內拉與在家眾時常採集 五葉參與其它野生草藥來供養比庫以累積善業(在比庫戒律的巴吉帝亞pàcittiya中,比庫是不允許採摘任何果實、葉子、蔬菜或草藥)。


心理的調整和準備工作:要在止觀禪修上有所成就,除了身體健康以外,心理素質和條 件是最具關鍵性的。在沒有前往禪林之前,我們應當嘗試過一段離欲、純樸簡單的生活,學習把生活的要求降到最低,同時持守五戒或八戒,儘量遠離五欲之樂如電 視、電影、音樂、報紙、逛街等等吃喝玩樂的享受。要同時享受欲樂又要保持深厚的定力那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這些欲欲(對欲樂的貪求)是證得禪那的障礙之一。 再者,如果一位禪修者平時沒有努力克制世俗的欲樂,那麼往後他生活在禪林的日子將會像被人從水裡拿出來的魚一樣痛苦。在《去塵除垢》裡,帕奧禪師開示說:

「一般上,初修禪者的心常受到欲欲的困擾,因為他的心並不習慣於無慾樂的環境裡。在他還沒來修禪之前,他的心時常接觸各式 各樣的欲樂目標,例如好看的電影、悅耳的音樂、美味的食物及快樂的社群生活,而他的心又樂於其中。但在禪林並沒有電影、電視、音樂、報紙等以供取悅他的眼 睛、耳朵等,因此他的心就如一隻被人從水中拿出來放在乾燥地面的魚;對他那時常渴望欲樂的心來說,它實在是太枯燥無味了。在靜坐著時,他沒有專注於業處, 反而把大多數的時間花在回顧過去所享受的欲樂,或住在所期望獲得的未來欲樂裡。但這只是在浪費時間,根本無助於培育心。即使如此修行了一輩子,他也不會有 進步。」

所以,有意到帕奧禪林修行的賢友們,應當先讓自己適應『離水』的生活。禪定的快樂是難以用世間言語來形容的,也沒有任何的 感官欲樂可以比擬的。不過在還沒有捨棄欲界低級的感官欲樂之前,是難以得到較高層次的禪悅的,這是規律,就像一個緊握著某物的手掌,不可能再得到其他東西 一樣。

『只要男人對女人仍存有一絲絲的情愫,

他的內心即還是受到束縛,

如同小乳牛乃離不開母牛般。』

《法句經·道品·284偈》

平時以守護根門、如理作意來克制性慾對一個禪修者是非常有必要的。性愛的欲樂可以說是諸欲樂之最(交合過程動用了全部六根 之故,而且心路過程[9]生起了無量的不善心[10]),這是為什麼佛陀常常教誡比庫們行淫是所有梵行者之垢。在經典中,佛陀無數次地呵斥淫慾的過患,讚 歎梵行的功德。所有努力想要止息煩惱和痛苦的人,必須先戒除淫慾。在比庫巴帝摩卡(patimokkha,波羅提木叉)中,淫慾法是比庫諸學處的第一條, 違犯者將自動喪失比庫資格,沒有挽回的餘地。自慰也是相當嚴重的罪,排在僧殘罪的第一條,只是次於比庫的四斷頭戒。在一般的禪修營中,為了更有利於修禪, 在家眾也被規定必須受持八戒,從在家五戒的第三條不邪淫戒換成不淫戒。尊者曾經教誡過,如果一個禪修者要在止觀禪修上有所成就,他必須:

一、出家;
二、如果他不出家,他必須終生守持梵行不結婚;
三、如果他選擇結婚,他的另一半也必須是禪修者(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標,並能在修行道路上互相勉勵)。
四、夫妻都堅守梵行。

其實這四個條件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守持梵行不淫。要找到能一起學佛、又擁有共同目標的另一半已經非常的不容易,何況夫 妻能一起守梵行不行房事更是難上加難。想投入禪修、努力見法的單身賢友們,願您們能瞭解到自己是這世間極少數的幸運者——能出生在正法依然住世的時期,身 心健全又只有少許塵垢矇蔽,年輕活力而且依然單身。如果您內心有任何想要找女友、男友或任何結婚的念頭,請您暫時先把這些念頭放下,為了自己長遠的福利, 願您能夠珍惜這個稀有難得的因緣,為自己保留一個殊勝的機會,莫讓這因緣白白失去,一旦被這世間超級的「鎖鏈」鐐銬後,到時後悔也來不及了,因為這種無比 堅固的枷鎖並不是世間一般的凡夫能夠擺脫的。在沒有情愛的束縛和家庭的負擔之下,修到證悟初果後才考慮談戀愛或結婚也許還不遲,到時即使想盡情地享受欲樂 也沒有關係,就像佛陀時代的在家女聖弟子維沙卡(Visakha,毘舍佉),這位在七歲時聽聞了佛陀開示之後即證得入流果的聖者,長大後還會結婚生子(而 且子孫滿堂),並享受著種種感官的欲樂。即使今生無法證悟聖道聖果,我們也應當努力修到行舍智[11]的階段,以累積「明」種子,並且籍由佈施、持戒與培 育定力來累積「行」種子。只有當一位修行人具足了「明」與「行」[12]的種子,才會有機緣與未來佛相遇,並能在未來佛教化的時期證悟聖道聖果。

為了避免沒有必要的爭議,以上幾點是針對那些願意付出精力和時間在止觀禪修上下苦功的禪修者而言的,我們沒必要在此談論什 麼一個人即使談戀愛、結婚、有家室、妻兒子女也能專心修禪之類的話題,就像佛陀時代的許多在家弟子一樣。也許對某些現代人來說,結婚、有家庭也可以安心修 禪,但那畢竟是少數的幸運者,因為夫唱婦隨、志同道合的例子相當少見,還有每天不用為開門七件事煩惱的家庭也不多。既然組織了家庭,就要對家庭的成員負起 責任,相對的也帶來許多憂愁、壓力和煩惱。對於現代一些有家室的佛弟子們來說,即使要持守清淨的五戒也相當困難了,更別說是培育深厚的定力及敏銳的觀智以 便證悟聖道聖果。這些例子我們看得實在太多,大家也都應該心知肚明。這是為什麼佛陀常說:『在家生活是擁擠的,是塵擾之途。』

佛陀時代的在家弟子擁有足夠的巴拉密(波羅蜜),又具足殊勝的「行」種子,才能讓他們遇到非常難得出世的無上調御丈夫—佛 陀,但是離佛陀時代遙遠的現代在家弟子就不容易了。佛陀時代,在沙瓦提(Savattha,沙瓦提城)有好幾萬市民,其中大部分都是佛陀的在家聖弟子。在 王舍城也有好幾萬個在家聖弟子。每天早上他們都會準備食物供養僧團。午餐後,在家女弟子去寺院聽經與修禪,然後在黃昏時回家;在家男弟子則在黃昏時去寺院 聽經與修禪,直到隔天清晨才回家。他們即是如此盡力地修行佛法,對佛陀與佛法擁有不可搖動的信心,又常親近大善知識們,所以在佛陀時代會有許多的在家弟子 可以成就聖道果。

帕奧禪師教誡我們不應該嘗試成為現代的在家佛弟子。什麼是現代的在家佛弟子呢?他們在一星期當中只有幾個小時是忠實的佛弟 子,尤其是在供僧、誦經與聽聞佛法的時候,但在大多數的時候,他們卻是電視、電影、音樂、報紙、逛街、購物、美食、談天等的忠實弟子。所以每當我們以佛陀 時代的在家佛弟子來作例子,在說什麼結婚、有家室子女也可以修行之類的話之前,我們應當摸清自己的內心,如實又坦誠的反省與檢討自己的素質是屬於哪個時代 的忠實弟子?

對於在談戀愛或有家室的賢友們,雖然說想要完全投入禪修不容易,但也希望您們在生活中儘量實踐八聖道。請不要忘記,即使再 忙也好,每天也都應儘量抽出一點時間來禪修靜坐,就把它當作吃飯一樣重要。一個人總不會說他忙得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吧!請記住:食物是身體的能量之源,而 禪修是心靈的能量之源。無論還是單身還是已婚,願大家都能向佛陀時代忠誠的佛弟子學習。

在前往帕奧禪林之前應當先辦妥世俗的事務,諸如工作、銀行債務、保險等等能引起牽掛的事務與人事,等到了禪林就應把它們置於一旁,以免日後身在禪林,心在他方,不但修不好,而且住不下去。難得有善根福德因緣來,就應該好好珍惜且善用這機會培植「明行」種子 。

在家的時候可以先學習禪修,例如早上坐一小時,晚上睡前再坐一小時,以便在身心方面都能習慣於坐禪。不過,基於每個人過去 的業力和巴拉密都各有差別,加上後天的精進不同,每個人能修上路的時間也長短不一。有些禪修者經過多年的修習連禪相也看不到,更別說證得禪那。反之,有些 人則只是閉上眼睛就會出現很光亮的似相(尤其是緬甸人)。雖然尊者曾經開示過:只要能夠正確與透徹地瞭解尊者的著作及《清淨道論》,那麼他就可以自修;然 而,許多人都不能正確與透徹地瞭解它們,在修禪時也難免會遇到一些不明的體驗和境界,導致對這些禪境產生執著或者恐懼、排斥。甚至有些人有了點禪修體驗, 就到處去向人宣稱自己已經證悟,那是非常危險的事。常見的例子是一些禪修者由於沒有能力辨識有分心[13]及其目標,當他們墮入有分時,自稱「我知見無所 有」或「目標與關照的心都滅盡了」而誤以為自己已經證悟涅槃。別說知見聖道聖果及證悟涅槃,這個階段連證得真實觀智(vipassana)的距離還有如天 空與地面般那麼的遙遠呢!所以想要長期學習禪修的賢友們,應當向一位精通止觀禪法、有經驗而又能善巧教禪的導師學習,況且在禪修過程中所遇到的許多難題並 不能只是從讀書中可以解決的。最好不要盲修瞎練,以免修出一身的問題,到時即使有機會親近善知識和領受業處,也要花上好長一段時間來解決自身的障礙。

對於目前沒有任何禪修進展的禪修者,或許宿世的善根會在像帕奧禪林這樣優良的環境和助緣下壯苗成長,或者被在禪林裡的善知 識們引發出來也說不定呢,應該給自己一個嘗試的機會——到禪林親近善知識。現在正法依然住世,在禪林依然不乏有修有證的聖賢們,有正見且具有能力的善知識 們,有學習的機會,有近悅遠來的禪修環境,這些都是很難得的助緣。假如自己真的有證悟聖道聖果的潛力而不去修習、培育與開發,那實在是太對不起自己了。當 死亡降臨時,或當種種助緣消失時,自己會不後悔、懊惱嗎?先不要去計較自己到底能不能,也不去追究最終能修到什麼成果,最重要的是曾經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嘗 試,這樣死也無憾了。再者,因果法則能確保我們每一份正確的努力和付出都不會白費的,即使今生無法證悟,或證得禪那,但禪修的善業也還會存留在名色相續流 當中,在未來適當機緣的引發之下,能使我們橫渡暴流(ogha),抵達最安穩的彼岸,這就是佛教所謂的「巴拉密」(波羅蜜)。

尊者一般上會鼓勵前來禪林修行的人最好能住上半年到一年以上,當然如果可以一直住下去的話會更好。佛教裡有一句名言:只要 有正確的方法,精進被視為是獲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如果過去已經有深厚的巴拉密支持,再加上精進和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在一年半載內就可修完帕奧禪林的修學課 程[14]也說不定的。

在平時要學習與孤獨共處,適當的遠離群居,因為禪林的生活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處的。帕奧禪林尊重外國禪修者,給予特別優待, 所以外國禪修者(無論是出家或在家人)基本上每人可以分配到一間孤邸獨住,以便不受干擾地獨自禪修,也可以避免沒有必要的閒聊。在禪林不一定要禁語(可依 個人的意願),日常生活中除了向業處導師作禪修報告和一些必要的言語之外,禪修者應當在行、住、坐、臥中保持念住於業處。耽樂於談話不僅對自己培育定力造 成障礙,同時也對其他正在努力的禪修者帶來干擾。


註:[9]心路過程(cittavithi)俗語稱為思路,是諸心和心所在有情的生 命裡互相配合與運作來識知目標的思想過程。一共有6種心路過程,即眼、耳、鼻、舌、身的五門心路過程(pancadvaravithi)和意門心路過程 (manodvaravithi),每一種心路過程都包含一系列不同種類的心。一切心路過程也必須具足所需要的因緣條件才能夠發生,在思想的背後並沒有一 個「造作者」或「自我」在運作。當諸心於根門或意門生起以便識知目標時,它們不會雜亂無章或單獨地生起,而是在一系列不同的識知過程階段,依照有條有理的 次序一個接著一個地生起,這次序名為「心之定法」(cittaniyama)。

註:[10]不善心生起的近因(padannhana,足處或直接依靠的原因)是不如理 作意,有情因為不如理作意才會對異性生起欲心。有12不善心(akusalacittani),它們是8種貪根心,2種嗔根心以及2種痴根心。在整個性愛 過程中所生起的不善心是與貪根相應,這些貪根心在心路過程執行速行(javana,意思是「迅速地跑」向目標以識知它) 作用,並流下無量不善業的痕跡。只有證得阿那嘎彌(anagami,阿那含,也譯為三果或不還)道心才能夠完全地斷除性慾,因為阿那嘎彌聖者已經永遠根除 了所有的欲欲(對五欲樂的欲求)。

註:[11]行舍智(saikharupekkha-naoa):十六種觀智的第十一觀 智,是證悟聖道聖果之前的一個階段。在這階段,禪修者照見諸行法的無常、苦、無我, 當中無一物可執取為「我」及「我的」,因此捨棄了怖畏與取樂兩者,對一切行法無動於衷而中立。行舍智也是非常重要且具關鍵性的階段,這裡有幾個因素:

1.行舍智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在行菩薩道時所必須達到的最高智慧與平等舍,是行菩薩道最基本的證量,一個要發願成佛的行者修到這階段就會不再向上取證。

2.在佛陀教法中,得到四無礙解智的阿拉漢們也曾在過去諸佛的教法中修行止觀禪到行舍智,這是自然的法則。

3.如果在過去曾經被過去佛授記將在未來成就正等覺、獨覺(pacceka,辟支) 菩提、上首弟子菩提、大弟子菩提的行者,無論今生他如何極力地修觀,也只能達到行舍智而已,不能再進一步證悟任何聖道聖果,一直到他未來最後一世的巴拉密 成熟後才能證悟。通過這點也許可以知道他在過去是否曾被授記。

4.修到行舍智的禪修者,如果今生無法證悟任何聖道聖果,然而與行舍智相應的正念是 強而有力的,來世將不會投生惡道。如果投生到天界之後,若他自己能夠再思維佛法,則他的觀智將清楚地透視佛法,將能快速地證悟涅槃。若無法籍著觀智思維佛 法,則當他有機會聽聞到比庫、天神說法,或者有在過去一同修道的善友提醒時,則他可能憶起佛法,並嘗試修觀禪,他將能迅速地證悟涅槃。

5.如果一個人發願想要在未來佛的教化時期裡證悟聖道聖果,他也必須修行止觀到行舍 智來累積「明」種子,以便能在未來只是聽聞佛陀的開示就能證悟道果。就像佛陀時代有無數的證果聖者們,他們大部分是有家室之人,然而只是透過聽聞佛陀的開 示後就能證果,這是因為他們過去曾經修行達到了行舍智。從這點可以解釋為何在佛陀時代許多沒有證得禪那的在家弟子們也可以證悟初果。未來的佛陀也將會在每 一天的凌晨時刻應用一切知智(Sabbannutanaoa)來觀看有哪一位眾生的巴拉密即將成熟,具有證悟聖道聖果的潛能時,不管那位眾生在哪裡,距離 有多遠,慈悲的佛陀依然都會不辭勞苦的走去向他開示佛法,幫助那些已經具足了行舍智的眾生完成他們的巴拉密。

6.一個行者想要做決定行哪一條菩提道——正等覺、獨覺菩提或者聲聞菩提——都能在 修到行舍智時變得更明澈。若想得到解脫,可以選擇前進到證悟道果;若想成就正等覺可以選擇菩薩道,在此不再向上取證。然而可以繼續累積成為授記菩薩的相關 資糧,可參考帕奧禪師著的《菩提資糧》或明昆三藏持者大長老著的《上座部佛教菩薩道》。

註:[12]明(vajja)是指智證、觀禪,即能觀照名色法、緣起及五蘊等的智慧,與 無明相反;行(caraoa)是指善行,即佈施、持戒與止禪的實踐修行。明與行對佛弟子來說是非常的重要,在《三十七菩提分手冊》中,雷迪大師譬喻了 「明」猶如人的眼睛,而「行」則有如他的四肢;「明」有如鳥的眼睛,而「行」則有如牠的翅膀。具足戒和定,卻沒有慧的人,就有如四肢健全的人,卻少了雙 眼;有智慧但無善行的人,就有如雙眼良好,然而四肢殘缺。佛弟子們需要「行」,才能有機會遇到佛陀或親近善知識,因為善知識就是梵行的全部;同時佛弟子們 也需要「明」,才能在遇到佛陀或善知識後,聽聞佛法,體徵涅槃。

註:[13]有分心(bhavanga)是心的14種作用之一,屬於果報心,主要是為了 維持有情一世當中,從一投生到死亡之間的生命之流不會中斷。有分心的所緣(目標)是執取有情前一世臨死之前的最後一次意門心路過程的所緣。在母胎的嬰兒、 在我們無夢的酣睡、或者當心不對外界目標作出任何反應、沒有任何心路過程在運作時所出現的心都是有分心。一些定力還不夠強的初學禪修者也很容易掉入有分 心,好像在沉睡一樣,心什麼也不知曉,但又不是在睡覺。心理學稱有分心為潛意識或下意識(subconscious),北傳佛教的唯識學稱為阿賴耶識。

註:[14]這裡所謂修完帕奧禪林的課程有兩個可能性,一是已經修到證悟初果;二是修到行舍智。帕奧禪師說:其實只有證悟阿拉漢道果才能算是真正修完課程。尊者通常會鼓勵禪修者最少要修到證悟初果,這才是真正的人壽保險。


清淨之旅:

如果打算在禪林出家的男眾,無論是長期或短期[15],在一切準備就緒後,只要父母親依然健在,就應先得到父母的允 許,並且記得向父母親表達感謝並讚歎他們的智慧,因為像這樣的父母親在這世間並不容易找到。大多數的父母者只是期望自己的兒女讀世俗大學、賺大錢、成家立 業、傳宗接代等,只有少數具有智慧的父母才會知道他們的兒女正在作最明智的選擇——上國際「生命大學」——帕奧禪林去『攻讀』生命教育,探討生命的真實意 義。這世間只有少數具足智慧、遠見、寬闊心胸和充滿慈悲心的父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出家,把自己的兒子奉獻給法、奉獻給社會人群的福利,讓自己的兒子作為佛 陀遺產的繼承者。再者,我們應當讓父母親知道他們所做的功德是多麼的殊勝,讓他們生起無量的歡喜心,因為將來如果兒女能夠成就菩提道,也會為自己的父母 親、乃至多生多世的父母親們、所有親族朋友們、一切眾生們帶來長久的饒益和幸福。

在緬甸有這樣的說法:「一人出家,全家沾恩。」如果父母親在臨終時憶起這善業而充滿欣慰和歡喜心,他們將會投生天界,這才 是佛陀所說的真正能回報父母親的養育之恩。比起天界最少九百萬年[16]的快樂,做子女的能夠給父母親區區幾十年像皇帝般的享受生活又算得了什麼呢?佛陀 甚至以「無可譬喻」來形容天界之樂。當然,如果能夠像佛陀一樣有能力讓自己的父母親證悟聖道聖果,永恆地解脫輪迴所附帶的生、老、病、死、愁、悲、苦、 憂、惱,這才是至高無上的孝順。其實佛教是最講究孝道的,講究的是給予父母親真正長久與究竟的幸福快樂,這並不是一般眼光短淺的俗人所能瞭解的一點。

同時也不要忘記為自己累積恭敬的善業,向父母親下跪磕頭,向他們求懺悔過去自己經由身語意、無論是有意或無意中所犯的錯誤 和過失,讓自己恢復 「清淨 」,並且向父母親說聲謝謝他們多年以來的養育之恩。能以「清淨」的身份步上清淨之旅是很重要的,可以去除悔(追悔已造的惡,後悔沒有實行的善),追悔是培 育定力的障礙之一。準備長期在勝者戒律中出家到無家、加入清淨僧團的賢友們,就這麼的一次向自己的父母親磕頭頂禮吧,以後就沒有機會了,日後只有他們向您 頂禮。未來他們頂禮的對象已經不是自己的兒子了,而是在頂禮三寶,頂禮正在過著聖潔生活的清淨僧伽,頂禮佛法的追隨者。僧伽是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奉獻給佛 法的修行人,為了利益自己和眾生,僧伽們宛如看管佛陀遺產的繼承人一樣,背負著讓正法延續五千年的神聖使命。

在此,在學祝各位的清淨之旅都如順水行舟,
無論是從馬來西亞到緬甸帕奧禪林的清淨之旅
無論是從在家生活出家到無家的清淨之旅
無論是從戒清淨到智見清淨的清淨之旅
無論是從名色識別智到省察智的清淨之旅
無論是從凡夫蛻變成聖者的清淨之旅
願大家的清淨之旅都是一路順風,如順水行舟。

註:[15]根據上座部佛教傳承其實並沒有所謂的短期出家,一般上短期出家都只是受沙馬內拉(samaoera,沙彌)戒。受了比庫戒,不論是長期或是短期之後還俗,之前當比庫時的瓦薩(vassa,戒臘)也沒有了。

註:[16]在欲界天最低層的四大王天裡的天神也有五百天年的壽元,而他們的一天日等於人間的五十年,依人類的壽命來計算則是人間的九百萬年。


補充:

1.必需品—有需要購買必需品時可有兩種選擇:

1.1.如果不急需的話,可以交待為僧團服務的淨人(kappiya)購買。他們每逢星期二、星期五會到托缽堂,在角落的地方置一個圓桌為外國僧眾們服務。

1.2.如果是急需的話,可以親自到離禪林約15公里(大約9英里)的毛淡棉市(Mawlamyine)購買。在出外 之前請先徵得到專門負責外國人的Ven. U Kuooadhana(緬甸語U讀為「烏」,簡稱 「烏貢」尊者)的同意。U Kun 尊者精通英語,並懂得一點華語 ,住在上院的外國住眾登記處(Foreigners Registration Office)。

2毛淡棉市—從 上院步行到下院大約需要二十分鐘時間,再從下院走到禪林對面的帕奧村,我們可以從帕奧村坐『德士』到毛淡棉市。市場上的物品種類繁多,多數是來自中國和泰 國的進口貨,所以物價與大馬差不多。近年來緬甸貨幣乏值,通貨膨脹嚴重,在2006年黑市價一美元可兌換1100~1400 kyats(緬幣kyats讀音為 chats),1000 kyats 相等於RM 3左右。以1000為計算單位比較簡單,譬如某種商品是5000 kyats 的話,大概是馬幣15塊左右。

   

   

毛淡棉市的一般市民不會說英語,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購物是一件很費勁的事:彼此的 語言不能溝通,靠著比手劃腳,不知行情又怕被人敲詐,對需要的用品又不知到哪裡買。在學為大家提供一個貼士:在毛淡棉市的德士終站不遠處有一個賣甘蔗水的 檔口,檔主是一位大約六、七十歲的蘇姓長者,我們都叫他蘇先生。他是緬甸華僑,能說一口中文和福建話。一般在禪林的華裔禪修者需要在毛淡棉市場買一些東西 或換緬幣時,就會找他幫忙做「導遊」,之後給蘇先生1000 kyats 做小費(可以依自己的心意,就當著是佈施就好了)。有了他的幫忙,可以省下許多時間與麻煩。出來購物前最好是把需要的東西列在紙條上,這樣會比較有效率和 省時,因為我們來市場的目的不是為了逛街和觀光。

市場並沒有像大馬常看到的公共電話,要打長途電話必須到提供電話服務的『檔口』,但也不是每一個電話檔口能打通到大馬,要詢問。從毛淡棉打國際電話到大馬的收費是一分鐘1800~2000緬幣。

毛淡棉市場在星期天不做買賣。


3.禪修報告[17]—在作禪修報告時應當注意幾個事項:

3.1.來到時先向禪修導師頂禮三拜,然後坐於一旁[18]。輪到自己時只需合掌嚮導師作報告就行了。報告完畢後不需立刻頂禮,應當先退到一旁後才頂禮,這樣可以讓排在後面的人能繼續作禪修報告,讓導師能在短時間內更有效率地為禪修者作禪修指導。

3.2. 退下時不要立刻轉身,這樣會對導師不恭敬,應當面向著導師往後退幾步後才轉身,這是一般佛弟子對導師表示恭敬所應有的禮儀。

3.3.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把腳伸向佛像、尊者和禪修導師的方向,那是非常不禮貌的事。

3.4.禪修者在作禪修報告時不要坐在蒲團、坐墊、小枕頭之類的東西,這樣做除了對導師不恭敬以外,也能使導師犯眾學法第69條—「我將不坐在低的座位而對沒有生病而坐在高座位上的人說法 ,應當學。」一個對「法」和導師不恭敬的禪修者是不可能在禪修上取得進展的。

3.5.如果擔心自己會忘記想要發問的問題,可先寫在紙上或筆記簿上,禪修報告時只是把筆記簿遞給禪修導師看就好了(有的 禪修導師會要求禪修者如此做), 過後也不妨把導師的指示和教誨記錄下來,或者以mp3 player 錄下來。如果能把每一次報告的問題和禪修指示都記錄在筆記簿裡,這樣做會對導師和自己都有很多好處:

一、讓禪修報告更有效率,避免冗長的陳述;
二、能減少在構想著要如何發表問題時被浪費的時間,以及在語言溝通上可能出現的模糊;
三、可以避免重複性和非重點的問題;
四、導師可以從中檢查禪修者的禪修進度;
五、以後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可再作參考,時時刻刻檢討自己,有必要時也可以溫故而知新。

3.6.如果有額外的問題如佛學知見、戒律的疑惑,或者私人的一些問題,可以先讓其他禪修者做完報告後才發問,或者另約時間私下請教導師。

3.7.擁有一顆謙虛受教的心、恭敬心、單純、善良、正直、忠誠真摯、恆心、耐心,是一個要成就止觀禪修的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和條件。一個好學生的素質也包括:

一、具足六種行相的涅槃意樂:無貪意樂、無嗔意樂、無痴意樂、出離意樂、獨處意樂、解脫意樂;
二、具足定(與涅槃)的勝解、定的尊重、定的趨向;
三、將自己貢獻予佛世尊;
四、舍施自身予導師;
五、履行學生的大小任務。

「一般的學生往往對老師要求太多,他們期望老師能改變他們、提升他們,但又不願意放 下自己的成見與執取。許多學生只希望能夠收到快速的成果,但又不願意付出努力的代價。他們只希望得到一位完美的老師,至於他們自己呢?他們對三寶與老師付 出多少恭敬與努力呢?他們是否履行了自己的義務呢?

我們必須承認只有佛陀才是最完美的天人導師。假如我們本身的福德是那麼好,那麼我們 早就應該出生在佛陀的世代,接受佛陀親身的教導,乃至已經證得聖果了。過去已經有無量諸佛證得無上全自覺,而後進入般涅槃,然而為何我們依然還在無止盡的 輪迴至今?一定是因為我們的福報還未好到能夠以佛陀作為導師的程度!想要找到良師,就必須先培養自己的德行。如果學生不具備良好的素質,即使完美的老師出 現在他的面前,他也無法認得,無福消受良師的指導。只有完美的學生才有資格得到完美的老師。」

——《掌中之葉》

   

   

尊敬的帕奧禪師在kuti為眾比丘傳道、授業、解惑。

   

   

業處導師U Revata尊者在禪林診療所旁的孤邸裡為禪修者指導禪修

   

註:[17]禪修報告(Interview)直譯為面談。過去曾依北傳禪宗術語譯為「小參」,即:「非時說法,謂之小參。」現在規範譯作禪修報告。

註:[18]這裡的「一旁」(ekamantam)有特別之意。在經典中常提到比 庫、近事男(upasaka,伍巴薩咖,優婆塞)、近事女(upasika,伍巴西咖,優婆夷)、國王、婆羅門、外道、天神等在頂禮佛陀後站立或坐於一 旁,這裡的一旁即不是在佛陀的正前、正後、正左、正右的位置,而是在稍微偏一點的位置。不可離佛陀太遠或太近,以示尊崇。如今,一旁通常是對尊者、導師、 法師、長輩表示尊重。


4.寮房Kuti如果被分配到如圖的高腳小木屋,這裡有幾件事需要注意的:

   

   

大禪堂下方密集寮房區,沒有附有浴廁的小kuti。

   

   

附有浴廁的kuti。

   

4.1.因為禪林中有很多松鼠,在離開孤邸前應當把窗關好,不然松鼠會咬破窗戶的蚊網進來咬孤邸裡面的東西(尤其是把食物儲存在孤邸裡的人更要留意,松鼠的嗅覺真的一流),不然到時又要費事為窗網補洞了。

4.2.如果孤邸有籬笆門,離開孤邸或睡覺前記得把門關好,避免狗只跑進來睡,對一位比庫來說可能會有犯戒的嫌疑。

4.3.定期把枕頭和被子放在陽光下曬一曬,除了可以消毒之外,還可以驅除蝨子。木床最好以塑膠桌布包起來,可防睡覺時被木蝨、跳蚤等叮咬吸血。

4.4.打算在禪林過雨季的話,請記得在雨季之前為孤邸的腳綁上佈條並塗上黑油(黑油可以向Sangha Office 或U Candima尊者索取)。這些防範措施是為了防止木質孤邸的敵人——白蟻爬進來做窩『吃』孤邸。除此之外,還可以防止螞蟻爬進孤邸,因為雨季來臨時也會 有許多螞蟻爬上孤邸「過雨季」,帶來生活上的許多不便。我們住在僧團就有義務維持和保護僧團的常住物,這是為了人們長遠的福利,確保將來陸續前來禪修和學 習正法的人們能繼續使用這些設備與設施,安心修行斷除煩惱,成就聖道聖果。

4.5.在森林裡居住,被蚊蟲蟻咬是免不了的。到來之前也最好抱著隨時可能會被蛇、蠍子、蜈蚣等蜇咬的心理準備(雖然禪林 裡有很多蛇,但卻從沒聽說過有人被蛇咬的事件,也許是因為誦〈蘊保護經〉[19]並散發慈愛給蛇類的緣故吧)。在禪林,我們應當學習與森林裡的眾生共處, 它們也在對我們說法。進入雨季時,禪林裡各種各樣的昆蟲、爬行類等都到處大量的滋生,僅僅是螞蟻的數量也許已遠遠超過全世界的總人口量了。這些眾生就是在 提醒我們:要墮落惡道是非常容易的事,正如水自然地從高處流往低處一樣,不需付出任何的能量;也如一個正在努力浮在水面的人,一旦他不再付出努力,身體就 自然地往下沉一樣。有情眾生如果放任自心、不加控制,會很自然地趨向於惡,這就是心的傾向。我們要對惡行感到畏懼啊!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努力持好戒 律,謹慎守護自己的身口意業。賢者善友們,大家共勉之。

「應急速作善,制止罪噁心。怠慢作善者,心則喜於惡。」

《法句經·惡品·第116偈》

    [19]〈蘊保護經〉(Khandha Paritta)的目的與修習慈心相似,在經中提到散播慈愛給各類眾生的方法,要求有傷害性的生類離開,並且憶念三寶的功德,最後以禮敬七位正自覺者作 結。這部保護經非常靈驗,在緬甸,有些比庫為那些被毒蛇咬傷的人唸誦這部經多遍,接著讓受害者喝下保護水後,毒就慢慢從身上消退,通常他們都會痊癒。在禪 林居住的比庫每天必須唸誦此護衛經一遍,否則犯惡作。禪修者也被鼓勵每天恭敬地唸誦這部護經,並且散播慈愛給一切眾生,包括蛇類在內,他將不會發生危險。 有關〈蘊保護經〉請參考附錄4。    


5.出家—在非常難得的機緣下能來到像佛陀時代的「祗園精舍」修行,漸漸適應禪林的生活 後,就應該考慮提升自己持戒的層次,體驗像佛陀時代一般聖潔的出家生活。有因緣能受持阿拉漢聖者所持的聖戒,其功德是難以衡量與估計的,如果在過去沒有種 下善根福德因緣是不可能有機會在勝者法律下出家的 ,因為一個人要成為真正的比庫必須具備五項條件[20],而且要具足這些條件非常困難,所以應當要好好珍惜這個難逢的機緣。

戒為一切善法之本,就像一切有情和植物都必須依賴著大地而生存一樣。禪修者也必須站立於戒地,才能舉起由定石磨利的觀 慧之劍來斬除及摧毀一切導致沉淪的結系。帕奧禪林是注重實修的禪修寺院,其僧團的生活謹遵佛陀所制立的戒律之嚴格程度可想而知,也可以說是「舉世聞名」 的。打算要在帕奧禪林出家受具足戒的賢友們,最好先大概瞭解比庫的227條戒律,以便前來受戒之後,即可潛心修持,不會犯戒也不知。

有別於斯里蘭卡或泰國的某些傳承,在緬甸要受具足戒並不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受持在家十戒或沙馬內拉(samaoera,沙 彌)來作為觀察與考驗。在禪林,如果早上受沙馬內拉戒,午齋過後就可以繼續受比庫戒了。以在學的經驗,個人認為先做沙馬內拉一段日子,逐漸習慣了出家的生 活,並且能夠守持好沙馬內拉的十條學處和75條眾學法(Sekhiya)後再進一步受比庫戒會比較好,免得到時受具足戒後,一時有太多戒律要學要記守,會 令人覺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因為比庫除了要謹守227條學處之外,還有許多微小的學處要遵守。在禪林,為了讓禪修者有更多的時間修禪,通常外國比庫都會 被免除對戒師或依止師彼此之間應執行的義務和職責,所以受具足戒後必須有很強的自律性,自己去學好戒律、研究律藏或者主動向戒師、依止師或上座比庫請教戒 律問題。學戒、知戒、持戒是身為一位比庫必須履行的義務,而學戒、知戒本身也是比庫學處之一(巴吉帝亞第73條)。

   

   

具足種種條件而有意在禪林出家的賢友們(功德無量,在學在此先隨喜功德Sàdhu!Sàdhu!Sàdhu!),這裡有一些步驟、建議和戒律提供參考:

5.1.先供養自己一套緬甸式三衣和缽。三衣分別為雙層外衣桑喀帝(savghātī,僧伽梨)、上衣 (uttaràsangam)和內衣(antaravàsakam)。這裡袈裟的布質分為兩種,CYC和棉布(cotton),棉質的會比較貴一些。要注 意的是一套袈裟並不包括桑喀帝,只有上衣和下衣兩件。桑喀帝要另外買(如果只是受沙馬內拉戒就不需要桑喀帝)。缽分為緬甸缽和泰國缽兩種,價錢分別為 20,000和40,000緬幣。較便宜的緬甸缽不能耐久,用了幾年後會生鏽。如果考慮終生出家,那麼貴一倍的泰國缽(不鏽鋼)是最佳的選擇,只要保養得 好,用上整輩子也沒問題。

5.2.出家前即須把所有的錢財舍給禪林的專職淨人,而在有需要時他們將會如法如律地供養必需品、安排交通、辦簽證延期、申請FRC等。通常外國比庫的資具都由住下院辦公室的 U Soe Hlaing長者或是在仰光的朱建媚居士處理。

5.3.向尊者或 U Kun 尊者請求出家受戒,尊者會安排日子並告知相關的準備工作和程序。

5.4.受了具足戒後,戒師或教授師將給於新戒比庫教誡四種關於比庫終身都不可犯的行為,即是四巴拉基嘎法 (Pārājika,波羅夷)。其餘的大小戒都必須自己去學習、研究或向上座比庫請教。在此,後學也順便分享一點關於比庫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的一些學處:

一、桑喀地謝沙(Sa?ghàdisesa,僧伽婆屍沙)第二條:身體接觸學處——在托缽或接受非時果汁供養時,要小心不要觸及到女性的手,避免觸犯僧殘戒(雖然需要具足幾個因素才構成犯戒,但還是要防衛第一關——避免接觸),須知要懺除僧殘罪是很麻煩的。

二、尼薩耆亞巴吉帝亞(Nissaggiyà Pàcittiyà,尼薩耆波逸提)第一條:咖提那戒——得到袈裟的供養時,要在十天之內與其他比庫作共用或決意受持為雜用布。有關巴利作持文請參考附錄3的〈共同擁有〉。 

三、尼薩耆亞巴吉帝亞第二條:離三衣過夜戒——這條戒是新戒比庫很容易犯上的。在明相[21]出現之前,比庫所受持的三衣是不能離開身體超過伸手距離之外 的。如果早上要到禪堂共修,最好是把三衣穿上或帶在身邊。萬一接近『交替』時段才發現三衣不在身邊,或者有內急要上廁所,可以先臨時決意舍掉,過後才重新 受持,不過舍掉應該是最後的選擇。有關巴利作持文請參考附錄3的〈三衣的受持與取消〉。

四、尼薩耆亞巴吉帝亞第十八條:金銀戒——向淨人要求必需品時要如法,不要使用不如法的言辭,如:給、帶、買、請,比如以下的方式則不如法:「給我一件袈 裟」、「為我帶來/購置/買/請一件袈裟。」也不要指使或規定淨人如何進行買賣或交易。最理想的說法是:「我需要某某物品、某某材料和多少數量」或者「請 幫我準備什麼」,也可使用「kappi」一詞,比如:「請kappi一個缽給我。」

五、巴吉帝亞(Pàcittiya)第四十條:齒木戒——凡是要持入口的食物,除了清水和牙刷以外,一律要經過未受具足戒者手授。如果受比庫戒後還存有自 己帶來的口服藥或維他命,在沒有手授之前不要碰觸,必須經過手授後才可以服用。要留意這些維他命是否含有糖份,如果確定不含糖份就可當終生藥,如果含有糖 份或不確定則應當視為七日藥。

六、巴吉帝亞第八十五條:除了適當的緊急事件,或在當時的界內(寺院道場的範圍內)沒有任何比庫之外,如果要在非時(包括下午、黃昏或晚上)入村時,必須告知、囑咐另一位比庫。有關巴利作持文請參考附錄3的〈非時入村〉。

5.5.除了227條學處之外,比庫還要遵守許多微細的戒。由於微細戒太多,在學在此只是略為列出一點,有時間應當自己研究律藏或勤於請教。

一、受用四事供養應如理省思,若早上未省思,應當在午前、午後、中夜、後夜作之,若明相之前還未省思則犯「欠債受用」,即如欠債般暫借來受用之意。相關取用四資具時的省思文請參閱附錄4

二、新戒或未滿五戒齡的比庫,如果戒師離開禪林,就必須另外尋求長老比庫擔任依止師,不然的話每天都犯惡作罪(dukkata)。通常外國比庫會向 U Kun 尊者請求依止,時間是每逢U Kun尊者的戒律課之後,大約晚上九點鐘在上院的外國住眾登記處(Foreigners Registration Office)。如果有事情需要離開上院到中院或下院去,或去下院聽聞佛法也必須事先得到戒師或依止師的允許。有關依止文請參考附錄3的〈請求依止〉。

三、住在森林的比庫如果每天不誦唸〈蘊守護經〉一遍,則他犯了惡作。

四、有病的比庫可吃砂糖,無病的比庫只可以喝糖水。

五、除了生病如臉生瘡才可照鏡子,無病的比庫照鏡子犯惡作。

六、比庫不可把懸掛缽或以傘掛著;洗好缽後應先放在陽光下曬一會(如果有日曬);不應把缽放置在床、椅子上;手中持著缽時不得用另一手開門或推門,否則犯惡作。

七、如果赤腳行走,在進入僧團的建築物之前要先洗腳。

八、赤腳行走而不洗足不得踏坐臥處,踏者犯惡作。

九、比庫不可禮拜瓦薩(vassa)比他小的比庫和所有未具足戒者,否則犯惡作。

十、戒不清淨的比庫不得聽聞巴帝摩卡(pàtimokkha,波羅提木叉)。在 緬歷的新月(黑月)和月圓日(白月)每半月一次的誦戒日,當比庫還沒有上大禪堂二樓誦戒或者集會作甘馬(kamma,羯磨)之前,一定會先行對首懺,將違 犯從土喇吒亞(thullaccaya,偷蘭遮)、巴吉帝亞到惡作的諸多罪過一併發露出來並懺悔,確保自己完全的清淨,然後才正式舉行誦戒等甘馬。關於懺 罪法請參考附錄3的〈緬甸懺罪方式〉。

   

   

在誦戒的清淨僧團。

   

5.6.如果對戒有懷疑,要應該向上座比庫請教,相信尊者們都很樂意給於指導與釋 疑。每逢緬甸歷伍波薩他日(Uposatha,布薩,每逢緬歷的初八、十五、二十三和月低最後一天)的前一天晚上禪修過後19:45的時間(依情形會有更 改),在外國住眾登記處就會有U Kun尊者主持的英語戒律班,讓外國比庫們一起研究和討論戒律問題,對戒律有疑問的比庫或者任何對比庫戒有興趣者均可參與,無論是沙馬內拉或在家居士都無 任歡迎,佛陀的正法律猶如陽光、月光一樣公開照耀給世間每一個人的,毫無絲毫的隱秘。再者,如果在家居士懂得比庫的戒律,就更能有效率的護持僧眾,這除了 能夠幫助出家人安心辦道之外,同時也能夠令三寶繼續久住於世。

5.7.身為一位比庫,持戒清淨是非常重要的,避免犯『盜賊受用』。比庫的衣、食、住、藥四事供養都是由施主供養的, 破戒的比庫使用他人供養的資具就像盜賊的行為一樣。再者,使用施主供養的壞戒比庫,他必須承擔的惡業會更嚴重,就比如一個身在越高處的人,跌下來時所必須 承擔的痛楚會比處在較低處跌下來的人來得更大的道理一樣。一位戒行清淨、對微細的罪過都見其怖畏的比庫,本身就是一個利益世間的福田,因為他能為供養他的 施主們帶來大利益和大果報。在禪林禪修的白衣居士也被鼓勵受持八戒,持清淨戒不僅是對自己慈悲,而且也是對施主慈悲。再來,因為戒的清淨而無愧於心,一顆 坦蕩無愧的心就能帶來愉悅,愉悅能帶來喜,喜帶來輕安,輕安帶來樂,有樂就能夠專注,有了專注就能有定,有了定就能如實知見法,如實知見就能導向厭離、離 欲、解脫、解脫知見,以及最終的無取涅槃。

上座部佛教並沒有某些傳承所謂的微細戒可舍或隨方毗尼之類的說法,比庫們的生活謹遵佛陀所制定戒律,無論多小都不得隨意取 捨,對於任何學處都應正持學習,如此才能保持佛陀正法律的純潔性和完整性,讓後代那些只有少許塵埃覆眼,願意為自己開啟一扇不死之門的佛弟子們對正法依然 有跡可循。在此,讓我們向兩千多年以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困難重重,乃至面對喪失性命的威脅,依然堅持對戒律不捨棄、不敗壞、不作任何增刪修改的 「保守派」長老們表達無限的感恩和敬仰,就像在未來有意跟隨佛陀足跡的後代人們對現代帕奧禪林這些「保守派」的僧團存著無限的感恩和敬仰一樣。小輩再次深 深地頂禮清淨僧團,頂禮清淨的僧伽,頂禮在樣樣都講究金錢的時代,卻依然堅守不持錢財的僧伽們。

旃檀、蓮花或大茉莉,此諸香微小;
持戒者香最上,彼瀰漫於諸天;
戒香不但順風送,也能逆風熏;
唯有戒水能淨有情的塵垢;
唯有善護聖戒能使熱惱究竟的清涼;
戒為升天之門,入涅槃之城門;
國王雖然盛飾摩尼珠,還不如行者以戒莊嚴的光輝。

[20]根據上座部的戒律,一個人要成為真正的比庫必須具備以下五項條件:

1.有效之事 (vatthusampatti)——人選必須沒有導致他失效的因素,那就是:他不曾殺父、殺母、殺阿拉漢、以惡意使活著的佛陀身上流血、分裂和合的僧 團、淫污比庫尼(bhikkhunī,比丘尼)或沙馬內莉(sāma?erī,沙彌尼);他不能執著不信因果的堅固邪見;他必須是自由身份與奉公守法的 人,不是囚犯、奴隸,也不是強盜等犯法的人;他必須不欠債務,沒有政府公職在身,並且沒有痲瘋病、癰、疹、結核病、癲癇這些難治的疾病;他的年齡至少達到 二十歲而且父母同意他出家;他必須具備三衣一缽;他不是黃門(沒有生殖器官或生殖器官異常的人)、兩性人或賊住者(曾經冒充比庫或沙馬內拉的人);他不是 犯邊罪者(曾經出家為比庫並且違犯pārājika罪的人)或皈外道者(原本在佛教中出家,然後皈依外道,之後再回到佛教來請求出家者);他必須沒有畸 形、駝背或殘缺,不盲、不聾、不啞。

2.有效之僧團(parisasampatti)——如果在印度之外受具足戒,包括 戒師在內,在傳戒時必須有最少五位真正的比庫舉行甘馬;若是在印度之內則需要最少十位。如果其中的某些比庫曾經犯了巴拉基嘎罪,或者是以前受戒時不如法, 致使真正的人數不夠,那麼傳戒的甘馬就失效。

3.有效之結界(sīmàsampatti)——若界是無效的,例如有電線或水管等把界堂和界外的建築物連接起來,那麼傳戒的甘馬就失效。再者,參加甘馬的眾比庫之間的距離不可超過兩個半腕尺。

4.有效之動議(?attisampatti)——其中一位比庫必須宣讀動議來通知其他比庫有關人選請求受具足戒及誰是他的戒師。在動議之後必須再宣讀甘馬三遍。如果宣讀動議及甘馬時的次序不正確或不完整,那麼傳戒的甘馬就失效。

5.有效之甘馬(kammavàcasampatti)——必須以正確的語法來宣讀甘馬。若用錯語法,則傳戒的甘馬就失效。在具足這五項條件之下,該甘馬就是有效的,而人選就能成為一位真正的比庫。

[21]明相是指在凌晨時段黑夜與日出交替的時刻,又作黎明,破曉;即天剛亮的時候,時 間大約在日出前的30-35分鐘之間不等。在佛教的勝者律中,明相出現(arunuggamana)就是日期的更替點,就像世俗的日期更替時間是在午夜十 二點正一樣。例如當一位比庫已經儲存了七日的七日藥(sattàhakàlika)如油、糖或蜜糖等,在第八天的明相出現之前能及時捨棄的話就沒有犯尼薩 耆亞巴吉帝亞,而並不是在第八天的午夜十二點正之前。在比庫戒裡,有許多學處與明相有關,所以身為比庫應當學習懂得辨別明相是否已經出現。所有受持離非時 食學處(vikàlabhojanà verama?ī)的八戒者、十戒尼以及沙馬內拉也必須要在明相出現後方能進食。在帕奧禪林,明相時間大概是從05:30到06:05之間,一年之中不同 日期的明相出現時刻並不相同,具體依季節而定。這裡有幾種方法來觀察明相出現,當大自然的光亮度能夠:

1.清楚的看到在路上螞蟻的隊伍時;
2.清楚的分辨出樹葉的青翠和枯黃的顏色時;
3.在清晨出去托缽已經不需要開著手電筒時;
或四周的天空已經從暗黑色轉為藍白色時,就可以確定明相已經過了。在禪林有一種可稱報明相的鳥,當明相出現時就會『唱歌』,可以多留意這種鳥類的歌聲。


6.其他—

6.1.在這裡還是要一再強調:若以帕奧禪師的擔保信簽發到禪修簽證,就不要辜負尊者對外國人厚愛的一片苦心,應該於簽證 期間多在止觀禪修方面下功夫,不要到處觀光攀緣或一個一個道場跑,旅遊是培育定力的十種外在的障礙之一。再者,這樣做會對尊者不尊重,萬一有什麼事情發生 也會為禪林帶來困擾。為了讓外國禪修者能夠在禪林安心禪修,帕奧禪師視外國人為貴賓一樣,提供了許多特別的優待,我們應當常存感恩之心,持好清淨戒行,遵 守帕奧禪林規約,並精進努力去成就止觀禪修,如此方能報答尊者對我們的恩惠。

6.2. 帕奧禪林為典型的禪修道場,禪修的生活數十年如一日,全年無休,也沒有所謂的假期。在帕奧禪林,除了僧團兩星期一次的誦戒日(Pàtimokkha Day)、一年一度的咖提那日(Kathina Day)、一年兩次的帕奧村托米日以及二月的三寶日大供養之外,一般日子是沒有什麼差別的。禪林的生活可以說是千篇一律的,這有助於把心的外緣降到最低程 度。活的單純是培育定力的必要條件之一。

在禪林,晚上只有緬語佛法開示(播放錄音)。一般上,帕奧禪師會在誦完戒後給於僧團簡短的緬語教誡。如果外國禪修者需要佛 法「充電」,可以在圖書館借一些佛法書籍、CD、MP3和卡帶的開示來自我充實一番。在雨安居期間的三個月,為了讓禪修者能夠更精進禪修,禪林的圖書館不 開放借閱服務。除非為了禪修的需要,尊者的書籍仍然可以借之外,其他的書籍只能在當場閱讀。

如果運氣好的話,可能會遇到帕奧禪師給外國人作些英語佛學講座。有時U Revata尊者也會在下院給予英語佛法開示。每逢星期日下午18:00~19:30,Mahinda尊者會在下院的老禪堂用中文講授《阿毗達摩》(可能 會有些變動,依尊者的健康狀況而定,或者有時尊者到外地弘法時會臨時暫停)。除此以外,若是有些華人禪修者在剛受完沙馬內拉戒或比庫戒之 後,Mahinda尊者也會連續幾個晚上給他們開講戒律課程,有時也會講解巴利語或作其他的佛法開示,這要看您是否能碰上這樣的機會。

6.3.有時在下院會有死屍或火葬提供禪修者修習不淨(過去訛作「不淨觀」,但修習不淨不一定是修觀)。修習不淨是非常有 效的斷除貪愛和慾望的武器,有興趣『現場』觀看死屍或火葬的禪修者可以留意貼在托缽堂的緬語通告。下院的墳墓區裡也有一具女骷髏,據說她過去曾經是毛淡棉 的第一美女呢!在與性慾做拉鋸戰的男性禪修者,這具骷髏不失為一個如理思維的好對象。

   

   

在下院的墳墓區有時也會舉行葬禮,長老們會受邀請出席為逝者家屬誦經與作開示。當禪 修了一段日子後,如果發現內心的悚懼感[22]退失,心開始變得煩躁不安又愛攀外緣,並對努力修行感到厭倦時,可以來觀看葬禮並提醒自己:「總有一天,也 許只是在明天,也許在後天,也許在一個星期後,也許一個月後,也許一年後……躺在棺材裡的死人就是我。死亡何時來臨無法確定,但死亡肯定會到來,生命的終 點就是死亡,這是無可避免的事實。」若能時常如此思維可激發內心的悚懼感、精進力與藉此提醒自己要努力活在當下。

6.4.為了讓禪修更順利,住在森林的禪修者每天應當唸誦〈應作慈愛經〉,並修習散播慈愛給森林裡的所有眾生,無論是 可見或不可見的。一個內心充滿著慈愛、對一切眾生無害、無怨、無恚且努力培育慈心禪的人,住在森林裡的夜叉、樹神、鬼眾等也喜歡做他的護法。即使只有一個 人住在夜深漆黑的森林、墓地裡時,內心也能感到安樂自在,沒有畏怖而安住。關於〈應作慈愛經〉請參考附錄4。修習慈心、佛隨念、修習不淨和死隨念是所有禪 修者都應修習的業處,稱為四護衛禪,因為它們能保護禪修者在禪修時不會遭遇到厄難,免離種種的危險。

6.5.日常生活除了禪修,禪修者也應當撥出一些時間,自動自發地向禪修老師、戒師或依止師提出履行學生的義務如打掃孤邸 周圍的樹葉、整理房間的整潔、清洗廁所等。如果不擅長於執行這些義務,我們依然可以供養其他必需品取代,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用來向老師表達感激的方式,同時 也能減輕老師在協助我們與他人時的負擔。最重要的還是要以恭敬心、慈心與謙虛地履行義務或供養。如此才能累積更好的菩提資糧,且成為增上的助緣。為了在淨 化的路途上走得更順利,我們應該積極行善,護持修行者。這不僅能使更多的過去善業成熟,而且當現在這些善業在未來成熟時,它們將成為禪修的重要助緣。

6.6.在禪林有許多熱心的施主喜歡供養外國比庫眾許多食物,有時難免會造成食物分配不均衡,導致排在後面的緬甸比庫們不 能獲得足夠份量的食物和菜餚。我們應當衡量自己的飯量並且只接受適量的食物,以免拿得太多而造成無謂的浪費。如果是您是比庫,在還沒有開始用齋之前可以把 多餘的食物放在齋堂二樓一個特定的桌子上,讓其他有需要的比庫們拿取食用這些食物,但這只是限於比庫而已。如果未受具足戒者想要供養多餘的食物,可以放在 齋堂一樓指定的大鐵盤裡。

6.7.到森林裡散步時要留意山豬、蛇和捕獸器,禪林有許多可憐的野狗因為誤踩村民設置的捕獸器而導致殘廢。平時走路或活動要保持正念,儘量避免不小心扭傷筋骨,因為在禪林不容易找到筋絡推拿師。

6.8.比起緬甸的許多道場,帕奧禪林可以算是挺先進的。在緬甸,並不是每個地方或道場都有最基本的自來水供應,更何況是 用電供應了,許多道場每天依然需要到水井打水用。為了讓禪修者有更多的時間禪修,目前禪林裡大多數孤邸都配有電和自來水。禪林的水源是抽自地下水或來自禪 林內的小水庫,在熱季時會出現水源短缺的現象(有水井作後備),有時停電也會導致用水中斷。一旦停水就會帶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所以身在禪林就有責任保護 水源,平時除了節約用水、看到在滴水的水龍就順便把它關緊之外,如果發現有任何水龍損壞或水管破裂的話,請即刻通知U Kun尊者,以便能夠採取適當的解決措施。在禪林,我們到處可見到〔Every drops water that you save is a donate to Sa?gha 〕(您所省下的每一滴水都是對僧團的供養)的字條,這何嘗不是一種輕而易舉卻又意義重大的佈施呢!

願大家為僧團省下的每一滴水,都能化成無量的甘露水,下降在遭遇旱災和饑荒的國土,

願在那裡的有情都能得到甘露水滋潤,脫離一切痛苦!

願諸佛世尊教化的國土、願有正法僧團住世的世間都風調雨順!

願大家為僧團省水的功德,能在未來不會遇到旱災和饑荒,一直到涅槃為至!

6.9.記得把每一天佈施、持戒、禪修、服務、恭敬、聽聞佛法等等的功德與一切眾生分享。為了讓我們分享或回向的功德更有 力量,我們應當使用佛陀當時的語言——巴利語來回向功德。巴利語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世尊的語言,同時巴利語也是梵天界、許多欲界天神們的語言。在佛陀 時代有許許多多聽了佛陀的開示後證果的聖弟子、天神們,還有許多從佛陀的教法中修福修慧的非聖弟子們,他們死後多數都投生到天界,他們多數以巴利為媒介 語。如果我們以巴利語回向功德給所有眾生,也表示我們邀請許多證果的聖者們和高級的天神們一起來分享這些功德。有關簡單的巴利語回向功德和發願請參考附錄 4。

6.10.在還沒有離開帕奧禪林之前,應當向老師與僧團懇求懺悔自己在過去從身口意上,無論有意或無意中有冒犯和過失的地 方,讓自己以「清淨」的身份前來,也以「清淨」的身份離去。在上座部佛教圈子裡,當師生相處了一段日子後,老師或者學生要離開時,通常學生都會主動向老師 告別頂禮並向老師與僧團請求懺悔。有關隨喜功德與請求原諒的巴利文可參考附錄3。除此之外,上座與下座、長輩與晚輩、僧與俗、同修善友之間也會互相請求原 諒、隨喜功德以及祝福,這是非常優良的美德,除了可以學習降服我慢心、培育恭敬心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去除修行的障礙,因為在正法流的範疇裡,我們很難 知道自己的身邊哪一位是聖者!

6.11.最後的小叮嚀: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在收拾行李時,請確定有攜帶護照和FRC(住在緬甸超過一個月的外國人才 需要FRC,要留意簽證和FRC的有效日期是不一樣的)。到機場時還要辦理一張Airport Departure Form,需要一張相片,收費為3美元。

後語:在學深切的感激慈悲的Mahinda尊者能在百忙中抽空來為這篇草文作檢閱、修改與補充。謹以此法施的功德回向予帕奧禪師與Mahinda尊者,為了世間長久的利益安樂,願帕奧禪師與Mahinda尊者健康長壽、吉祥安穩。

願「法」能守護這個聖潔的僧團以及這塊美麗純摯的土地——緬甸。最後在學願與敬愛的父母、師長、親戚朋友、所有的讀者們以及一切眾生共同分享編寫此文章之功德。願他們福慧增上、早日解脫輪迴之苦,證得涅槃。

願正法久住於世Ciram Ti??hatu Saddhammo,願更多眾生能獲得至上法義的熏陶。

願一切眾生能夠釋下五蘊的重擔,脫離毫無意義的輪迴。

Sadhu!Sadhu!Sadhu!


主要參考資料:
帕奧禪師七部叢書 ,眾弟子合譯。
《半月僧務》,Santagavesaka Bhikkhu等譯,台灣嘉義新雨道場,2002.03
《比庫巴帝摩卡》,Mahinda Bhikkhu中譯,2007。
《沙馬內拉學處》,Mahinda Bhikkhu編譯,2007.05。
《受戒儀規》,Dhammasiri Sàma?era等譯,台灣嘉義新雨道場,2002.03
《帕奧禪修中心簡介》Bhikkhu Santagavesaka著。1997.11。
《緬甸帕奧禪林簡介》,Mahinda Bhikkhu著,2007.04。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菩提比庫英篇 尋法比庫中譯。
《攝阿毗達摩議論》阿耨樓陀著 葉均譯。
《掌中之葉》悉達多學院 編譯。


註:[22]悚懼感(samvega)是警惕感,因深入觀察到世間種種無可避免的不幸和痛苦而引起的情緒。有八事能引發悚懼感,即生、老、病、死、墮惡道之苦、過去輪迴的痛苦、未來輪迴的痛苦以及在今世為了尋食與財富之苦。


   

(註:本文圖片較多,若圖片顯示不正常,請訪問鏡像站點相同文件,速度好些:點擊鏡像文件1,或者鏡像文件2

          帕奧禪林清淨之旅-附錄(點擊此處)

   

附錄1:帕奧禪林外國禪修者須知

   

附錄2:帕奧禪林外國禪修者規約

   

附錄3:緬甸懺罪方式

   

附錄4: 資具取用時的省思與護衛經

   

附錄5:佈施功德

   

附錄6:帕奧禪林點滴及照片

   

附錄7:帕奧禪林學程表(點擊此圖)

 

更多資訊訪問 帕奧禪師專題
 

緬甸帕奧禪林清淨之旅

http://online-dhamma.net/anicca/books/pa_auk_travling.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200811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