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年僧談二十一世紀的漢傳佛教

──   一個平等互重與對話交流的時代  ──

 

前言

88年3月7日,三位圓光佛學院的應屆畢業生為畢業紀念冊的二十一世紀的佛教的專題,到西蓮淨苑採訪敝人。他們看到藏傳、南傳佛教等其他地區的佛教在台灣流行,而憂心目前漢傳佛教是否已經式微了,因而提出十一個問題。從這些問題中,深深感受到這些佛教青年們高瞻遠矚的心情,也讓我學習到許多。事後,採訪者之一的大荷法師將錄音帶整理成稿,希望我能修訂以便刊登於「圓光新誌」。非常感謝大荷法師用心所整理的初稿﹐讓我有機會修訂使內容更嚴謹,以就教諸方賢達。

¤ 漢傳佛教的特色與發展

1:首先,想請法師談談關於漢傳佛教的內涵與特色?

答:先簡要說明「漢傳佛教」的定義:

就歷史意義來看,「漢傳佛教」是指﹕約於西元一 世紀,印度大乘佛興起時,佛教開始經由西域或海路進入中國。從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乃至宋朝等時期之傳譯、吸收與融會﹐發展成為所謂律宗、三論宗、淨 土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密宗等「八宗」。這些思想、典籍、僧制、藝術、建築等也傳播到韓國、日本、越南等地。

其次﹐站在今天台灣的時空背景來觀察,目前的漢傳佛教又具有二個重要特色:

【一】就『法』來說:三期八宗,兼容並蓄

從歷史意義來看,印度佛教的發展有三個時期,其 傳播也是有三期,即南傳(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的聲聞乘佛教、北傳(中國、韓國、日本等地)的菩薩乘佛教、及藏傳(西藏、蒙古等地)金剛乘佛教。由 於聲聞乘與金剛乘密教思想差距與歷史性的隔閡太大,所以漢傳佛教(代表初期大乘佛教)正可以扮演一個綜合、交流、融通的角色。因為漢傳佛教的教典,往上可 以承接聲聞乘佛教,往下可以接續金剛乘佛教。如果今天沒有漢傳佛教來銜接、溝通前後兩系佛教的發展,我們很難理解聲聞佛教與金剛密乘之間的轉換過程,也很 難尋找交流、融通的橋梁。因此,可以說漢傳佛典讓漢傳佛教比較能夠具有兼容並蓄的條件。

再者,就文獻學的意義,漢譯佛典也是相當珍貴的文獻寶藏。因為漢傳佛教對於佛典文獻的翻譯與編集也是採取兼容並蓄(inclusive)的態度,能廣泛地保留各種不同的異譯本,而不像南傳或藏傳佛教是採取選擇性(selective)、非並立性(exclusive)的態度,大都只保留當代認為最適合的傳本或譯本,所以種類保存有限。所以,漢譯佛典除了蘊含上承下接印度佛教的整體發展的歷史意義之外,並且我們可以從漢譯佛典中,透過比較、比對來掌握追溯到整個印度佛教思想演變的軌跡,進而從中了解各種思想與制度的演變過程。

此外,從思想上來看,漢傳佛教也是具備有兼容並 蓄的特性。它有與印度大乘佛教的中觀學、瑜伽學類似的三論宗、法相宗,也有具中國特色的淨土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它包含印度佛教發展初期的毘曇宗、 成實宗、律宗,也具有印度佛教發展後期的密宗等。因此,漢傳佛教的修行方面,有簡樸的數息觀、不淨觀等禪法,也有將「四念處」融會大乘的思想的法門,例如 智者大師的《四念處》,慧思大師的《隨自意三昧》。此外,漢傳佛教的禪門早晚課誦也含有密教儀軌,例如﹕各類咒語蒙山施食儀、焰口施食儀,及各種懺儀。

台灣的漢傳佛教具備以上兼容並蓄的特性,現今台灣的佛教界也比較開放、自由、不會僵化,而且沒有太大的包袱,它能接受學習藏傳、南傳佛教的優點,而且不會排斥外來思想與實踐。如果我們能善於掌握這些優點,在未來佛教的弘揚上,這些會是很好的體質。

 

【二】就人來說:二部四眾,平等互重。

就『人』 來講,比較起南傳與藏傳佛教,目前只有漢傳佛教較能做到二部四眾平等互重。其實在佛陀時代,四眾弟子的修行活動都是被重視的。例如早期經典不僅有長者偈, 也有長老尼偈頌,乃至記錄在家二眾弟子修行成就的偈頌也有。但是在後來的佛教文獻裡,漢傳佛教早在六世紀初(梁武帝時)已經有《比丘尼傳》四卷記載,而南 傳和西藏的佛教體系中,比丘尼的相關記載不多。

如佛典所說,佛法興盛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中[央之]國」) 必須具備完整四眾弟子的團體。這一點,漢傳佛教則佔了些優勢,為什麼?因為『二部四眾』的具足,才能呈顯佛法不同的教化方法。很遺憾的,目前南傳與藏傳佛 教已經沒有比丘尼的傳承了!事實上,比丘尼可以發揮很大的力量,特別在現代社會,很多女性都有極大的發展潛力,更何況眾生裡有一半是女性啊!在漢傳佛教 裡,特別是在台灣的漢傳佛教,比丘尼更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現在,藏傳與南傳也逐漸發現這個問題,並且在想辦法如何復興比丘尼僧團。

再者從四 眾弟子(出家男女二眾、在家男女二眾)的結構來看,漢傳佛教能以平等互重的精神,發揮彼此的成長空間。比較起在南傳、藏傳的國家,在家眾不像出家眾那麼有 機會去接觸佛法,因為他們的觀念認為,修行和深入佛法是出家人的責任與特權,因此也造成出家與在家二眾的地位與佛法的素養有很大的差距性。但在今日的台灣 佛教裡面,具有相當佛法水準的在家眾不少,也有可讓他們發揮潛力的空間,他們不但有很強的活動力,而且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這是台灣漢傳佛教的特色之一。 所以,出家眾扮演住持的角色,在家眾發揮護持的功能,在平等互重中,各展所長,邁向共同目標,這也是未來台灣漢傳佛教很好的發展體質與特性。

 

2:請問法師會不會認為目前漢傳佛教已經式微?

答:有些 人看到藏傳、南傳佛教等其他地區的佛教在台灣流行,而憂心目前漢傳佛教是否已經式微了。對這個問題,除了要觀察現在,並且也要去思考過去的時代背景因緣, 我們不能單就現階段的一些現象,來評斷漢傳佛教是否式微。因為好壞是比較來的;與盛唐時期的佛教比較,現在的漢傳佛教當然是衰弱了;如果要比現代學術研 究,那我們也比不上日本;其他部分,我們確實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

世間有為 法有生住異滅的現象。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一直到唐朝鼎盛時期,佛教就開始走下坡,直到清末民初,中國佛教雖然還有一些大師的在努力支撐,但在那個動亂 的時局,維護佛教的傳承是非常艱辛的。而台灣早期佛教思想有一部份來自大陸,有一部份也受到日本佛教影響。後來政府撤退來台,台灣佛教能在這短短三、四十 年的努力後,而有目前的成果。就發展的效率來看,它真的是日新月異,台灣佛教已經蠻努力了!雖然仍然有很多須要改善的地方,但在大方向上並沒有太大的錯 誤。

一、持戒修行:首 先在戒學上,台灣佛教至少沒把戒律荒廢掉。基本上,台灣仍有律師及學律的法師在努力的弘揚、學習、傳承,日本佛教捨掉出家戒法。再者,台灣佛教早晚課誦的 傳統都還保留,而半月誦戒雖不普遍,但仍有一些道場在做,也在逐漸推廣中。其實,日課及半月誦戒對僧團來說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讓我們在每天及半月中,有自 我反省、清淨、懺悔的機會。所以就修行道業來講,台灣佛教還有這些發展的本錢。

二、教學研究:台 灣佛教有一些佛學院、佛研所,及佛學著作。特別在思想方面影響台灣最大的是印順導師。其實,就目前世界其他地區的佛教來看,我們還不容易找到佛學學養如此 廣博、精深,且能運用現代語言契理契機的詮釋出來的大師。此外,台灣也不斷的有留學生到各國學習,從太虛法師時代開始,他就派自己的學生前往藏傳、南傳國 家學習佛法,或到日本學習現代的佛學研究。佛學研究機構也不斷與國外學術界交流,所以,台灣佛教還不會太閉塞而與世隔絕。

三、事業發展:台灣佛教的大、小團體都有各自的發揮空間,如慈濟的慈善教育、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等一些大團體也都有很平穩的發展,不會交白卷。這一方面也和台灣社會的文化的蓬勃與經濟的繁榮有關,所以佛教事業也能有它的發揮空間與資源。

例如﹕目 前,南傳巴利文及藏傳佛教的電子佛典都已經有相當程度的進展。但漢傳的電子佛典,台灣則具備最有利的開發條件,為什麼?就技術的層面而言,漢傳佛典的電子 化牽涉到許多問題,包括軟體、硬體的問題及佛典文字的缺字的問題。由於台灣擁有很多技術人才,加上學佛的人口普遍,所以有很多具有使命感及願意發心的佛教 人士投入電子佛典的開發與製作。而大陸擁這方面技術能力的人,卻多以營利事業作為優先考量,因此大陸方面在推展上會弱一些。此外,以台灣的經濟力量及國際 上所扮演的角色來看,台灣可以吸收各樣旳國際人才來合作。而在文字的使用上,台灣使用繁體字,一般人對古文不會有太大的扞格,而這方面大陸又比我們弱了一 點,所以在軟體、硬體及使用語言發展,台灣就佔了很大優勢。

所以,我 們不能看到台灣佛教目前的一些問題,或者看到其他地區的佛教在台灣流行,就認為漢傳佛教已經沒落。檢討某一地區的佛法是否「式微」?應該是檢驗它的體質是 否健全。我覺得目前台灣的漢傳佛教的開放、自由、不僵化的體質可以適應國際化與本土化的潮流,在這裡可以找到各類各樣的佛教,這是檢驗體質的重要項目之 一。如果我們能善於掌握這些優點,吸收其他地區佛教的優點,可以讓漢傳佛教發展的更好。

 

¤ 佛教整體教育的規劃

3:想請法師談談關於台灣佛教整體教育的看法?

答:依於台灣佛教的特質,人才的培養有兩大方向:

 

第一:以道場為基本單位

一個健全 的僧團道場要具備對內的僧伽教育及對外信眾的弘化功能。這或許會因寺院的道風、組織而有比例上的不同,但多少要具備內修外弘的功能,並加強其深廣度。所以 每一寺院應該就其能力所及,定期在戒、定、慧等三學上有互相砌磋的時間。就像世間大學一樣,教授要求學生做學習,學生也會去評鑑老師,這當中就會形成一種 進步發展的體質。所以學習範圍也不一定要完全只以某個老師為主,因為如果全部局限在單一範圍內,就比較缺乏自我獨立進步的可能性,這是不理想的互動方式。 所以定期在法義上研討、平等砌磋,才可能促成佛教寺院內部的進步。

 

第二:整體佛教的教育規劃

目前,台 灣佛學院教育已經頗有成效。若要因應未來時代潮流的演變,則希望能成立一所「僧伽大學」。因為過去的佛學院較少考慮現在教育制度的理念、潮流。其實,如以 師資的資格認定來說,聘用、升等這些制度可以了解師長的成長或進修的情況。就目前的高等大學教育,它必須具備完整的教學、研究、服務等功能,所以,如果佛 教的某一團體能同時結合世間大學與僧伽大學兩種教育體制,這樣更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為什麼?

(一)資源分享:例如圖書館、電算中心及各種施設的資源……等,如果兩所大學能相互支援,中間雖有區隔,但資源上仍可互用。

(二)師資互用:由於世間大學已有一段發展時間,長期下來,這便會形成較完善的制度及客觀的師資標準,所以自然較能獲得社會人士的肯定。因此,如果我們能與世間大學的師資互相交流,「僧伽大學」無形中就會被帶動起來。這是台灣佛教,未來可以努力的教育方向。

(三)教 育趨勢:目前教育部不斷提倡「終身學習」、「生涯教育」的理念,因此未來各種管道的教育方式會出現。如果「僧伽大學」能辦到一定的標準、有明確的制度規 章,例如學生如何入學、如何取得學位,師資如何聘用、升等,這些如果能具備一定的條件,則「僧伽大學」也能發展推廣教育。

公開、公 平、公正的教學制度能讓每一個人的潛力發揮出來,可以持續的累積知識,一般的教育制度在這方面有一些值得參考的理念與經驗。因此,我希望將來的僧伽大學能 結合傳統與現代的優點,像過去的「那爛陀大學」架構一樣,發展成律學院、禪學院、中觀、唯識,乃至密教等專才培育學院,成為世界僧伽的最高學府之一,吸收 各方面的僧才。也可以讓從佛學院、佛研所、大學畢業、國外留學的出家僧伽,不一定只能在一般的大學中發展教學與研究,他也可選擇在僧伽大學中發揮所長,貢 獻其用。

教育就是 百年大計,重要的是如何把眼光放遠,把格局做出來,然後再讓時間去累積。世界知名大學都是如此,日本東京大學就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美國哈佛、英國劍橋、牛 津大學等都是幾百年歷史的累積,它們剛開始也可能只有幾個學院,但有好的制度與傳統,永續經營,成果就會出來了。我想,從今日台灣佛教的條件,這樣的理念 應該是值得考慮與努力!

 

4:佛教內部應該如何凝聚力量,獲得共識,以推動整體佛教的各項建設?

答:要凝聚力量有二種方式:

第一、從上到下的個人權威:

但這種方式目前只有在各寺廟團體才可能,因為單獨的寺廟比較有從上到下的個人權威式的凝聚力量。

第二、群策群力的民主制度:

不是以個人權威領導,而是依於民主議事規,達成目標共識、分工合作、群策群力的民主制度,從下到上,讓大家都能發揮智慧與力量。

目前台灣 佛教,缺乏的是第二種模式的經驗。十多年前,由於人民團體組織法的修正,佛教本身除了原有「中國佛教會」之外,也陸續成立各種全國性、國際性團體,發揮相 當的功能。但是這些團體其運作是屬于何種模式?是否能結合其他相關的單位,凝聚共識,以推動整體佛教的各項建設?

舉例來 說,像日本佛教界各宗派都有辦大學;有單一宗派所辦的,例如曹洞宗的駒澤大學;也有幾個宗派合辦的,例如天台宗、真言宗、淨土宗合辦大正大學。台灣的輔仁 大學,也是由三個不同的天主教教會合辦文學院、法學院、理學院等等。所以要談合作,須找到某種模式,或是從上到下,或是從下到上,或是雙管齊下,才可能有 合作的條件。

 

5:請問法師,學術研究與佛法修證是否會相衝突?

答:一般人覺得二者會有衝突的原因,是由於前者是「理論」與後者是「實踐」的不同,前者重「理智」與後者重「信仰」的差距。若從二者完全是背道而馳的角度,是會有衝突。但是能融會二者的共通點,則可以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

學術研究 是在追求真理,佛法修證也是在追求真理。追求真理的首先須要具備正確的思考方法,以便獲得正確的知識與見解。用佛教的術語,稱為「破見惑」,證得「見道 位」。此種正確的態度是能對各種不同的知識,不論它是自己的、或他人的,是親人的、或是冤家的,都能如理批判,並且經得起各方檢証你的思考步驟與證據。學 術研究的領域在這方面可以提供一些清楚的方法。

其次,追 求真理也須要具備正確的實踐方法,以實際經驗來印証自己見解與理論的可靠性與體驗性。用佛教的術語,稱為「破思惑」,證得「修道位」。此種正確的態度是能 將自己的見解,真實表於在自己的語言與行為,使自己的身、語、意三業清淨,思言行合一。佛法修證的領域在這方面可以展現一些真實的典範。

此外,在佛法中有「聞、思、修」三種智慧,學術研究在聞慧與思慧上可以提供很清楚的方法與理路,佛法修證在修慧上能提供很豐富的經驗與典範。如此融會二者的相通處,則可以發揮解行並重、相輔相成的作用。

 

6:那麼我們如何判斷或檢証學術的價值與內容?

答:我們須要學習分辨兩種判斷,一是「事實判斷」,一是「價值判斷」。事實是唯一的,價值卻具多元性。

學術研究在發現、分析「事實」方面有其檢証的方法與步驟,這也是它的重要價值。例如﹕我們可以檢討其定義是否清楚?是否可依經驗事實判斷其真假?是否有形式(邏輯)與非形式的謬誤?是否有反例或歸謬?是否有充分的論據?等等。

但是,我 們對於學術研究所提出的「價值判斷」,則要有寬廣與多元的角度。舉個例子:從歷史的事實,我們可說某部經是「偽經」,但不能說它就完全沒有研究與宗教上的 價值。因此,我們不太在意學術界討論﹕某部經是「偽經」,或者某某佛可能是起源於太陽神信仰,而感到不舒服而無法接受。但也不是意味著,學術界的研究成果 一定要全盤接受,我們可以再研究、再檢討其事實與價值。

  

¤ 佛教與二十一世紀

 

7:請問法師,您認為佛教在二十一世紀會有什麼樣的發展趨勢?

答:二十一世紀社會將會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資 訊的時代﹕傳播媒介的主流將是電子化、數位化的資訊。由於目前佛教的傳播媒介仍以印刷紙本為主,數位化的佛教資訊的量與質仍有待努力。從文化傳承的角度, 或者從佛教宏揚的考量,我們都須要有這方面的準備。此外,電子經典媒體也可以讓我們很有效率地去檢索到其他宗派與宗教的相關課題,以便於對話與交流,不須 要窮盡一生只能研讀某一領域而已。

第二、地 球村的時代﹕以台灣為例,未來將有國際化與社區化的兩種發展趨勢。因此,佛教一方面要有國際化的格局,也考量如何因應「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目前,漢傳 佛教在國際上仍大都局限在華人地區弘法,非華人地區的交流與拓展是將來的課題之一。此外,台灣佛教基本上較偏重都會發展,但其他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 在山區原住民等等地區,或其他弱勢團體,乃至印度、非州、窮鄉辟壤都可以伸出觸角,所以偏遠地區與弱勢邊緣地帶也是佛教未來可以用心的地方。

第三、高齡化的時代。在2020年左右,預測全球老人人口會有二十億,而且是全世界不論已開發或未開發的國家,共同都會面臨的問題。所以高齡化的普遍性是未來社會的人口結構,佛教應如何因應這個的問題?例如在寺廟本身的人事結構、社區信眾的高齡化……等。

第四,多元化的價值及兩性平等的社會。佛教也會如此,比較起其他地區,台灣比丘尼有好的發展潛力與空間,但是台灣比丘僧團的質與量有待加油。

第五,對 話與交流的時代。傳統宗派必須要有與外界對話、交流的能力,如此才能契理契機。寺院之間、僧眾之間、信眾間的溝通,佛教與社會的對話,乃至佛教與其他宗教 間的互動,這些都是未來佛教會面臨的時代趨勢!舉例來說,台灣佛教所提倡的人間佛教之「人間淨土」,如何與傳統的西方淨土(或他方淨土)法門之間,產生對 話與交流,找出適當的平衡點。其實,二者是可以相輔相成的,因為人間淨土可以讓我們很具體、很踏實的與這個社會產生互動,而他方淨土法門可以擴展我們內心 與外在世界的深廣度,這種超越性的理念就是他方淨土法門的價值!此外,近年來,國際間對於「臨終關懷」的重視,見光、接引等「瀕死經驗」的研究,傳統的淨 土法門也將會有新的詮釋方法與評價。

 

8:法師,您會認為二十一世紀是佛教的世紀嗎?

答:首先,應清楚所謂「二十一世紀是佛教的世紀」的具體意義為何?是指信徒最多?還是說最有影響力?還是說佛教的教義「緣起論」「無我論」比較適合二十一世紀的潮流?

其次,這種命題是如何推論的?是有很多可能性。例如﹕有一些人也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但理由是什麼?是因為中國人逐漸強大,人口又多,所以未來是中國人的世紀嗎?又假如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因為中國很多人信仰佛教,所以結論是二十一世紀是佛教的世紀嗎?

太在意這種命題,有時容易陷入「自我陶醉」。我想比較重要的是﹕佛教能因應二十一世紀變遷嗎?對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佛教能有多少貢獻?

 

9:可是人類科學愈進步,不也會直接對西方宗教信仰造成衝擊嗎?

答:十七 世紀以後的自然科學的發展確實造成西方宗教信仰的衝擊。不過,我們也發現到一個很吊詭的問題:為什麼重要的現代科學進展也都在西方產生?西方世界的科學與 宗教之間似乎有微妙的互動關係。例如:「上帝能使行星規律運轉」之西方宗教的命題,相對的有「萬有引力使行星規律運轉」之西方科學的命題。又「上帝創造人 類與萬物」之西方宗教的命題,相對的有「人類與萬物是演化而有」之西方科學的命題。

而且,科 學興盛,並不意味者宗教勢力就一定會削弱,因為宗教不是一個單純的信仰問題,它還牽涉到生活習慣、社會習俗、文化背景。就好像過去西方宗教傳到中國、台 灣,但他還是有發展的拘限性;所以今天佛教雖然能透過許多管道向西方社會發展,像安寧療護、臨終關懷、生死學的各種論題會使西方人注意到佛法經驗,但佛教 在西方社會的發展空間畢竟還有待開發。

 

10:請問法師,面對未來,僧青年應如何準備自己,迎接新世紀?

答:了解 自己的優缺點與時代的脈動。我理想中的僧才是「圓型」模式。「圓型」代表每一個人都是才,圓大一點的人可以多做一點事情,稍微小一點的人可以做少一點的 事,他們有時候可以在這邊發展,有時候在那邊發展,把自己的潛力恰如其分的發揮出來就是才。例如像木材一樣有大有小,但不能說只有大的才是材,因為就算是 小一點的,也可以當栓或楔子,這都是很好的。

 

11:我們要如何了解或肯定自己?

答:關於「自我定位」、「生命定位」等課題,不僅是我們,包括所有哲學家都在尋找解答。我覺得,出家僧伽不但要在佛教裏面找到定位,也要在整個社會裏乃至整個無窮無盡的宇宙裏面找到定位。

就我個人 而言,我學佛最高興的體會之一,就是自己在宇宙中找到了位子!想想,宇宙是無窮的。從宇宙大爆炸開始,慢慢的才開始形成星球、銀河系。再以地球為例,在經 過幾千萬億年,地球一直不變的改變、演化後,終於有了人類的誕生,而人類之後又經過很長的時間發展,才有佛教歷史的出現,在經過二千多年之後,才又有今天 的「我」。但「我」是什麼?我發覺自己好比是宇宙無窮無盡的大海裏面的一個小水泡,從民國四十三年的時候誕生,然後這個水泡滾來滾去,滾來滾去,到有一天 它破了,結果又回到宇宙無窮無盡的大海。它來自大海,又回到大海,其實我與所有的萬物是同一法界、同一法身。這種體會讓我感到十分歡喜,使我覺得自已容易 產生「同體大悲」與「無我智慧」,隨緣來去。

此外,由於二十一世紀是一個資訊化、國際化、社區化的時代,尤其從國際網路中,我發覺每一個人的世界都無窮無盡,就像《華嚴經》裏說的「重重無盡」的「因陀羅網」一樣。我常常說華嚴世界的「因陀羅網」(indra-net)就像電腦世界的網際網路「inter-net」,每一個人可以互相激發起無窮的潛力的空間。

所以我覺 得僧青年更應該好好了解自己、尊重自己。對自己的一言一行,每一個聲音、每一個心念、每一個行為,都有穩定敏銳的觀察,以發揮自己的潛能、潛力,同時也尊 重別人的潛能潛力,一方面更深入的去開發自己內心世界,另一方面積極的向外去關懷人類、關懷社會、關懷這個世界,這就是僧青年未來可以用心的地方。

 大荷法師整理訪問稿,惠敏定稿)

http://ge.tnua.edu.tw/~huimin/research/re13.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200811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