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艋舺》後的感想

 

(2010/02/25)文/鄭浚豪



《艋舺》創造了票房佳績,該劇表達「正港」台灣男兒的情誼也得到廣大共鳴,尤其是年輕的族群。但針對這樣的現象所影響年輕人的思想和價值觀是可議 的,當從教育的立場談論時。一樣是年輕人喜愛的《灌籃高手》,內容所詮釋的友情和義氣,卻是有讓人不同的感覺,特別在人物三井壽的情節。



這兩部的作品中,《艋》所沒有的就是《灌》的「感動」。其實打打殺殺、江湖黑道的影片實在多如過江之鯽,年輕族群在耳濡目染之下爭相模仿耍帥,其中的友情和義氣總是少了一份感動,反倒而充滿了世俗、市儈和市井之氣。



相較於《灌》,它在搞笑和搏鬥中帶出來的感動是給人在生命和生活裡的熱血沸騰。這個感動是可以看見人際之間是充滿著歡笑與淚水、激勵與鼓舞。如此感動正是目前台灣社會在工業時代、資本主義氣氛中所欠缺的力量,而且也是人在利益和權力的壓迫中缺乏的活力。



因為年輕族群最能接受的資訊管道之一來自於電影,可惜《艋》沒有帶給其感動,也沒有帶給台灣的社會感動。在肯定豆導拍製國片的辛苦與努力同時,也期待未來的國片能夠更具感動,且在觀賞之際能夠潛移默化的達到散發和播種教育的意義!

 

NOWnews「今日論壇」

 

http://www.nownews.com/2010/02/25/142-2572457.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200811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